福州新聞網5月13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 通訊員 林鑫 陳堡 文/攝)近日來,閩侯上街鎮侯官村的鎮國寶塔公園迎來一批特殊的“游客”,他們操控無人機環繞寶塔進行拍攝。
這群人是閩侯縣博物館聘請的測繪工程師,他們的測繪工具就是繞塔飛行的無人機。
鎮國寶塔始建于唐武德年間,重建于五代閩國時期,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使用無人機掃描成像技術,對寶塔進行檢測與航拍,通過高清圖像、數據進行遠程檢查和制圖,以更精確、更高效、更及時、更安全的方式為文保人員制定科學的修繕方案提供可靠依據。”福州市勘測院工程師潘家寶說。
在完成鎮國寶塔的航拍測繪后,福州市勘測院的工作人員又來到附近的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城隍廟進行測繪。這次他們使用的是另一樣“黑科技”測繪工具——三維激光掃描器。
這個精密的儀器能夠根據設定,對文物建筑立面構件的空間位置、尺寸和紋理進行精確記錄,輔以全景攝影技術,更全面、直觀地記錄、呈現文物建筑的三維空間信息。
記者了解到,為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提升文物保護水平,建立健全文物信息化管理平臺,年初,閩侯縣委托福州市勘測院開展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平、立、剖”測繪及三維建模工作,采用空地一體化的“黑科技”測量技術,全面記錄縣級以上文物的價值特色和保存現狀。此舉為全市范圍內率先開展。
閩侯縣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文旅科副科長陳香告訴記者,過去傳統文物測繪主要采用全站儀、鋼尺、測距儀等測繪工具完成數據采集,作業效率不高,文物的細節信息難以得到充分體現,且經常要攀爬到梁架、屋頂等部位進行測量,容易對文物造成損傷?,F在利用無人機航拍和三維激光掃描,通過精細化的測量對文物進行復原。有了這些文物三維建模,今后若文物發生損毀,也可根據這些三維信息,進行精準修繕。
目前,閩侯有不可移動文物477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68處。
陳香表示,此次文物三維數字化測繪建檔工作,主要針對縣級以上的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已完成總量的70%,預計6月底全面完成。今后,這些數據還將同福州市名城委打造的古厝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實現共享,進一步提升文物保護水平,健全文物信息化管理平臺。
責任編輯:趙睿
- 閩侯全力打造千億現代化汽車小鎮2021-05-13
- 講好大湖革命故事 古縣衙內辦起紅色展覽2021-05-12
- 閩侯徐家村古村落風貌區 分分鐘拍出唯美古風大片2021-05-12
- 閩侯青口文體中心一期修繕完工2021-05-12
- 占用公路擺攤 閩侯一村民被罰千元2021-05-10
- 閩侯徐家村17棟老建筑7月底“煥新” 打造文旅綜合體2021-05-08
- 閩侯縣洋里鄉洋頭村科技特派員邵貴榮:讓技術“長”在泥土里2021-05-08
- 一季度 閩侯多項經濟發展指標在福州市排名第一2021-05-07
- 閩侯馬墘村:采紅色之“風” 創紅色之“作”2021-05-06
- 打造黨史學習教育大課堂 閩侯持續修復提升林祥謙陵園2021-05-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舉行第17次海葬 112位逝者魂歸大海2021-05-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