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一場熱鬧的野生動植物保護宣傳活動在永泰縣梧桐鎮坵演村舉行,只見村內油杉蒼翠、茂林修竹,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良好生態的背后,是坵演村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的生動印證。
1990年5月19日,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同志來到坵演村調研萬畝林場千畝果園,為坵演村擘畫了綠色發展藍圖。歷經30多年發展,曾經道路不暢的小山村實現從“貧困鄉村”到“富美鄉村”的蝶變,特色農業蓬勃發展,吹響鄉村振興的嘹亮號角。
生態優勢成為發展底氣
驅車前往坵演村的路上,記者看到,一路青山夾綠水,潺潺流動的大樟溪將詩畫美景串聯。優越的自然環境是坵演村的亮點,也是發展的底氣。
原先,坵演村村民主要靠種菇為生,雖然收入有所增加,但對生態的破壞卻不可避免。后來,村民改種果樹,卻用傳統的方法煉山造林,出現許多“光頭山”。后來,坵演村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政策,這種情況才發生轉變。“我們按照每畝林地26元的標準對村民進行生態補償,保護好綠水青山,將‘綠色金庫’變現,村民得利也自發保護村內的生態環境。”坵演村黨支部書記陳掌平說。
如今,坵演村坐擁3萬畝生態林,2019年入選“國家森林鄉村”。綿延茂密的山林帶來好空氣、好環境,也讓村民形成“生態優先”的發展觀念。“現在不砍樹就能致富,生態環境越來越好,我們也希望能夠守住這片綠色。”村民林炳連表示。
民生工程提升生活品質
坵演村的蝶變不僅體現在環境保護上,還體現在村民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6.5米寬的水泥大道通到家家戶戶,140米長的坵演大橋架起兩岸村民“幸福路”,整治提升國道沿線村容村貌,弱電網管下地,建設大樟溪慢行步道、游客服務中心……
“如今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鄢仁河當了40年的村干部,見證了村莊這30年來的變化,“以前村里只有一條砂土路,又彎又窄,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再加上大樟溪穿境而過,兩岸村民只能靠一葉木舟來往,修橋鋪路成了村民最期盼的事。”
群眾有所呼,村委有所應。坵演村兩委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并通過鄉親集資、社會樂捐等方式籌措資金,于2004年建成坵演大橋。該村還以美麗鄉村建設為契機,陸續投入400多萬元用于鄉村基礎配套設施及周邊環境建設。如今,坵演村再也不是深山貧困鄉村,村財收入突破30萬元。
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振興
隨著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如何讓生態建設成果轉化為經濟發展成果,推動鄉村振興成為坵演村目前的主課題。
坵演村以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發展第三產業為支撐,由種植經濟價值低的作物改為種植油茶、橄欖等,還開辟230畝百香果種植基地,打造集種植示范、生態采摘、觀光休閑等于一體的特色休閑農業。
此外,福州城投鄉村發展有限公司與好農場-誠食(北京)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坵演村流轉365畝農田,共同打造“永泰·城投鄉村好農場”項目,重點培育綠色生態有機農業以及全生態種養結合產業,以產業帶動就業,直接或間接拉動上下游相關產業鏈并提供就業機會。
“坵演村正在積極創建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今年村里有10個項目正在推進,包括黨建初心館、木屋民宿、廉政建設宣教基地等。明年,坵演村又將迎來新變化!”陳掌平說,坵演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扎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堅持生態優先,持續壯大村集體收入,讓村民的生活越過越滋潤。
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
責任編輯:趙睿
- 永泰設立野生動物禁獵區 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區建設2021-03-31
- 永泰清涼鎮建成慈善日間照料中心2021-03-29
- 永泰古稀老人8年捐款40多萬元2021-03-22
- 永泰:打贏脫貧攻堅戰 奮斗鄉村振興新征程2021-03-19
- 永泰春茶采摘忙 漫山遍野的茶樹吐露新芽2021-03-15
- 永泰創新舉措取得實效 較大問題辦結率為88%2021-03-11
- 從臺籍教師到鄉村規劃師 一對臺灣夫婦的永泰田園夢2021-03-10
- 永泰加快推進大樟溪流域塘前段水質整治提升2021-03-05
- 永泰探索生態資源價值化2021-03-05
- 永泰·城投鄉村好農場項目簽約2021-03-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3月30日福州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 詳情公2021-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