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2月2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市民張女士隆鼻引糾紛,維權4年未果,在省消委會調解下,近日,此事以醫美機構退還所有費用告終。省消委會提醒廣大愛美人士,“醫美”需謹慎。
2016年,張女士到福州一家醫療美容門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醫美機構)做了玻尿酸隆鼻手術,2個月后發現鼻梁寬、鼻子變形,找該醫美機構醫生咨詢,被告知屬于正常現象,如需完美,建議再做鼻綜合手術。張女士支付1.6萬余元,于2017年2月做了硅膠鼻綜合手術,不料術后2個月發現鼻梁處偏右,多次通過美容顧問找手術醫生,但對方均避而不見。去年6月,張女士終于見到手術醫生,被告知是正常現象,如需改進,要再交3萬多元做手術。張女士不同意,多次協商無果。同年12月,她向省消委會投訴。
接訴后,省消委會對事件進行了核查,多次致電醫美機構,并組織雙方調解。雙方圍繞“鼻梁歪還是不歪?”“整形是否失敗?”問題爭議不下,調解陷介入僵局。
省消委會認為,醫療行為具有較強的專業性,醫美機構對張女士的診療行為過程中是否存在醫療過錯,以及該過錯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無因果關系的主要判斷依據須通過醫療司法鑒定來判定,因此建議找第三方權威機構做醫療事故鑒定,等鑒定結果出來后再判定過錯責任。最終醫美機構同意協商解決,退還張女士幾年來整形的所有費用。
省消委會提醒廣大愛美人士,要選擇正規的“醫美”機構,要求提供《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主診醫生提供《醫師資格證》《醫師執業證》《醫療美容主診醫生執業資格證》等資質證明材料,同時可上衛生部門網站查詢該機構的資質。
要仔細閱讀合同,確保自身權益。與“醫美機構”簽署合同時要仔細閱讀所有需要簽字的文件,尤其是風險告知書、知情同意書、免責條款等,確認理解清楚后再簽字。合同必須加蓋“醫美機構”公章,負責人簽字,還要明確“醫美”項目及預期的效果,術前應對手術部位拍照或錄像,方便術后對比。
要保存好就醫期間的一切資料,在“醫美機構”建立的所有就診檔案都必須自留一份。保留好“醫美”期間所有的轉賬憑證、發票等票據,以及與醫護人員往來的短信、微信記錄。一旦產生糾紛,如自行協商無果,可通過權威部門的技術鑒定來確認手術是否屬于醫療事故,同時向有關職能部門申請介入解決。
責任編輯:趙睿
- 網購糾紛大數據報告:促銷“套路”影響購物體驗2020-12-04
- 鼻整形大師羅德豐入駐福建醫美2020-08-03
- 種草日記造假、整形致人死亡 醫美不那么“美”2020-01-08
- 今后漳州維權投訴統一撥打123152019-07-11
- 去年9成消費者遭遇侵權 霸王條款成維權“硬骨頭”2019-03-15
- 去年9成消費者都曾遭遇侵權 霸王條款成維權“硬骨頭”2019-03-15
- 廈門一女子為美打“瘦腿針” 劑量超標中毒2019-03-04
- 雙休日緣何成“難休日” 部分員工維權常遭“為難”2018-09-08
- 漳州一小區電梯井被占用 34名業主討說法打贏官司2018-08-17
- 中消協提醒:保留網購交易信息作為維權證據2018-08-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20年1~12月市委市政府4項重點工作各縣(市2021-0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