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2月19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徐文宇 通訊員 陳天然 文/攝)記者18日獲悉,由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福建浩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方開展的跨國產學研合作項目近期啟動。
三方共同打造的海水電解制氫項目3月將完成第一個電解槽,開始制氫實驗,項目采用的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海水中蘊含大量的氫元素,如果將海水中的氫提取,將是地球上所有化石燃料熱量的一萬倍。”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研究員溫珍海教授告訴記者,獲取氫氣的最方便方式是用水制氫,氫氣燃燒做功或發電做功之后又還原成水,能循環利用又基本沒有污染。
溫珍海說,中澳三方科研團隊合作開發了一項創新技術,將有效解決電解制氫所面臨的水資源限制的難題。該技術使用特殊涂層和結構的電解槽,高效利用廢棄二氧化碳(來自工業煙氣或空氣)和豐富的海水作為原料,產生可再生的合成可燃燒清潔氣體。
“我們三方合作,澳方技術捕捉提純二氧化碳;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使用二氧化碳作為催化劑與海水進行混合電解,產生清潔能源——氫氣;福建浩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生產設備和電解槽技術,三方合作讓科研成果走向市場。”溫珍海解釋道。
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催化劑配方研究,試制的第一個電解槽預計3月完工并進行制氫實驗。
據了解,這3個合作方陣容強大——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位于福州高新區海西園,是中國科學院直屬的事業單位;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國家級科研機構;福建浩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福州高新區,是在新三板掛牌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在納米貴金屬涂層特殊電極技術研究和成套裝備制造方面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據介紹,三方能夠合作,源于兩位理科生學霸的一次偶然聊天,這兩位學霸分別是溫珍海和福建浩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劉文崇。當時,兩人參加高新區組織的一次企業交流會。
“會上,我們談起一個技術攻關難題時,發現福建浩達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納米貴金屬涂層技術方面的研究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溫珍海興奮地說,他們發現在海水電解制氫研究方向和技術上有很高的契合度,于是這個合作項目就誕生了。
責任編輯:趙睿
- 西工大團隊在水分解制氫領域取得系列重要進展2019-07-01
- 28個品種通過2018年全國海水稻區域試驗2019-05-10
- 新技術使在海水中獲取氫和氧變得不再“吃力”2019-03-20
- 印尼海嘯致429人死 缺乏潔凈食物和藥物或致衛生危機2018-12-26
- 上半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近3.8萬億元 同比增長6.9%2018-10-29
- 海嘯襲擊西班牙 1.5米高風暴潮襲擊海灘 海水涌進酒吧露臺2018-07-19
- 日本發現可預防珊瑚白化物質2018-05-22
- 絕地求生怎么預判毒圈位置 絕地求生毒圈刷新機制與預判介紹2018-05-15
- 拯救人類!石墨烯研究用途:將海水轉化為飲用水2017-04-05
- 克里米亞半島附近黑海海水變熒光綠 范圍正持續擴大2017-02-1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新增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來看看都有誰2021-02-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