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店古城遺址公園航拍圖。
福州晚報記者 管澍/文 林雙偉/攝
經過兩年多的保護修復,新店古城遺址公園一期項目終于揭開面紗。它不僅有望成為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的典范,還將創造古厝活化利用的精品案例。未來,它將被打造成集文創、美食、休閑、商業于一體的熱門文化旅游目的地,發揮起聯動周邊文旅景點的樞紐作用。
考古新發現意義非凡
2019年春節前,福建省文物局批復同意我市委托廈門大學歷史系和福州市文物考古工作隊聯合對新店古城遺址核心區一期項目范圍開展考古發掘工作。當年8月,考古發掘工作完成,取得突破:遺址西區發現一段寬2~3米、長50多米的局部疊壓在漢代地層之下的遺跡,經推測為西漢時期閩越人聚落(城)遺址邊緣堤路合一的人工構筑物;遺址北區發掘出寬約3米石塊堆砌建筑基礎,推測為宋代河堤基礎;遺址東區發現一段漢代夯土城墻,南北走向,該區域探明長度約24米,從解剖探溝看,有明顯挖基槽跡象,基槽殘寬約5.85米,城墻夯土樣本經美國貝塔實驗室C14檢測,其年代距今約2350年。也就是說,福州的建城史有望推前150年。
眾所周知,福州歷史文脈中軸線自鎮海樓沿鼓屏路、八一七路,經過三坊七巷、上下杭,過閩江一直到煙臺山。有學者認為,新店古城遺址的考古新發現,有望將這條文脈中軸向北延伸3.5公里,令福州的文脈中軸線達到10公里。
夜游古城別有韻味
經過兩年多的保護修復,如今,一座頗具規模的古城遺址公園展現在世人面前。它既是一座遺跡保護展示公園,也是群眾休閑活動場所。
夜幕低垂,公園旁的農田周邊閃爍著星星點點的光芒,靜謐的公園與周邊的鄉村一起籠罩在寧靜祥和的氛圍中。
夜里逛園,通過高立桿遠距離投光照明,游客在欣賞古城墻與《閩在海中》主題地面雕塑時,可以看得清晰而不眩目。
園區石板小徑點綴著星光落地燈,其光斑圍繞著地下未挖掘的古城墻基座延展開來,仿佛在向世人訴說著兩千多年前古城曾經的繁華!
園區主路上的投光燈抱箍在定制庭院燈上,隱蔽又舒適,對園內清式古厝院落的白山墻進行柔和鋪光,形成了景觀與建筑近景遠景相互呼應的關系;而對古厝精美構件的重點照明,又讓游客在夜里多了一份探尋的心情。
不遠處的考古棚內,在滿足功能性照明的同時,對歷史遺跡進行低照度展現,在保護遺跡的同時,又隱含了我們對先民崇高的敬意。
園區矗立的圖騰柱則采用調角埋地燈照明,打造出地標性夜景景觀。
周邊的民居修葺一新,在風格上與公園內的古厝協調統一。
“此次古城遺址公園的保護建設與新店村的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村莊道路、水系、電纜、建筑立面都有了極大提升,人居環境改善了,未來,這里肯定會吸引很多游客。”新店村村民林依伯說。
福州城北文旅新樞紐
保護修復后的新店古城遺址公園,與周邊的動物園、兒童公園、森林公園形成新的文旅板塊,構建起福州城市北部的公園集群;八一水庫和斗頂水庫形成繞城高速北出口周邊的“兩庫”。未來,福州城北將形成以“四園兩庫”為依托的“五區三軸三節點”格局。
“五區”分別是:閩越文化區、生態休閑區、自然體驗區、親子互動區、綜合服務區。森林公園、八一水庫、動物園和新店古城遺址公園串聯起“綠色休閑軸”。兒童公園和動物園形成“親子活動軸”。新店古城遺址公園和閩王王審知墓地聯系起來成為“歷史文化軸”。“三節點”則是指兩個水域風光節點和一個閩王文化節點。
“五區三軸三節點”構建起福州城市北部自然與人文相結合、歷史與現代相交融的人居環境板塊。毋庸置疑,新店古城遺址公園將成為“五區三軸三節點”至關重要的一環。在展示閩越文化,承擔保護遺址功能的同時,新店古城遺址公園還扮演著激活“四園”聯動,文旅新樞紐的角色。
為充分利用繞城高速古城一號橋橋下閑置空間,新店古城遺址公園規劃在此建設500個停車位,而沿北側規劃市政道路上,將配建擁有104個停車位的停車場,有望緩解其他三園停車緊張的問題。
以新店古城遺址公園為樞紐,相信不遠的將來,市民就可以白天盡情玩轉“四園”,夜幕降臨后,享受夜游古城,漫步綠道的愜意生活。
責任編輯:趙睿
- 尹力在福州調研京東方和福耀集團2021-02-08
- 福州就地過年政策2021-02-07
- 福州三大歷史文化街區春節期間文化活動多2021-02-07
- 福州東部片區在列!11個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方案正式獲批2021-02-07
- 福州:街頭文藝演出 豐富新春文化生活2021-02-07
- 福州小微企業可免交不動產登記費2021-02-07
- 今天福州延續溫暖路線 9日迎來降雨降溫2021-02-07
- 福州:守護舌尖安全 小年夜不停步2021-02-07
- ?關愛就地過年人員 福州工青婦系統在行動2021-02-07
- 福州“暖蜂行動” 關愛快遞小哥2021-02-0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倉山鄉村博物館 守護古厝留鄉愁2021-02-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