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1月8日電 題:福建福清:近50萬群眾告別“機井水”喝上自來水
新華社記者 陳弘毅
“沒想到這輩子我也能和城里人一樣喝上自來水!”7日上午,福建省福清市龍田鎮后面村村民孫鳳珠擰開了家中的水龍頭,清澈的水流進臉盆中。這一刻起,孫鳳珠和全村1200余人終于圓了幾十年的“自來水夢”。
福清龍田水廠改擴建工程在施工中(2020年12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弘毅 攝
隨著去年底福清龍田水廠改擴建工程實現供水、龍高片區供水主干支管工程完工、141個村內管網工程建設完成,福清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項目迎來重大進展,龍高半島的6個鎮141個村莊已具備通水條件,這意味著近50萬福清農村群眾將徹底告別打機井喝地下咸水的日子。
后面村位于伸向臺灣海峽的龍高半島上。由于三面環海、中間高兩邊低、植被少、多大風等原因,龍高半島雖然降水量豐富,地表水卻嚴重不足。“半島上的百姓有句俗話叫‘雨來嘩啦啦,雨過干巴巴’。缺水一度制約了福清特別是龍高半島的經濟社會發展,也成為群眾呼吁最強烈的問題之一。”福清市城鄉供水一體化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林鶴志說。
福清市龍田鎮后面村村民從機井里取水(視頻截圖)。新華社發
后面村黨支部書記林太鳳告訴記者,一開始村民打的機井水位只有5米深,后來隨著機井越來越多,開采量逐年加大,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一些村莊甚至要打到70米至80米深才有水源。“每逢枯水期,海水倒灌,打出來的水帶有咸澀味,有時就得花錢從其他鄉鎮拉水來燒茶做飯,或者將就著用咸水。”
自來水進村雖然是百姓所盼,真正實施起來卻面臨著“進村難”的問題。福清市供水辦副主任俞忠華說:“按照過去的流程,通水需要由村兩委征得多數村民同意后,向水務公司申請,由水務公司進行設計、施工,每戶大約要收3600元,遇到居住比較分散的村,因為工程造價高,收費也更高。這導致一頭水務公司忙得團團轉,另一頭村民卻沒有參與感、不買賬,施工一旦動了村民房前屋后的菜田、圍墻,阻攔施工是家常便飯的事,導致通水效率低。”
為了改變以往由水務公司“單打獨斗”的局面,福清創新推出“統管自建”模式,在基層充分調動共治共建共享的積極性,為工作快速推進奠定最廣泛的民意基礎。
福清市龍田鎮后面村村民用上了自來水(視頻截圖)。新華社發
林鶴志說:“所謂‘統管’,即由市級層面統一指揮建設,把好‘質量關’,通過摸底未通水農村的情況,‘一對一’制定技術導則和實施細則,確保通水工程各項指標符合規范。‘自建’,即由鎮村擔當打通村口主干管至各家各戶‘毛細血管’的主體,由用水戶分攤村內管網建設資金,同時充分調動鄉賢和村民的積極性,變‘水務公司的事’為‘每家每戶自己的事’。”
福清市供水辦的數據顯示,在該模式下,不少村莊的鄉賢踴躍捐款,加上各級財政補貼,每戶村民通水實際出資500元至2300元左右,比此前水務公司建設的戶均3600元成本降低了不少。
“政府幫我們建好自來水廠和通到村口的供水主管,我們沒有理由不配合政府。家家戶戶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了,不到半年,自來水就進了家家戶戶。”林太鳳說。
福清市市長張新懌說,2020年以來,福清累計投入資金7.78億元用于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讓龍高半島近50萬農村群眾幾代人期盼喝上自來水的愿望在不到一年時間內得以實現。此外,全市還有21個老區山區村4.2萬老百姓的飲用水水質通過一體化凈化設施得到提升,城鄉供水一體化率也從40%提升至83%。
責任編輯:趙睿
- 福清高山鎮中心衛生院胸痛救治單元 通過全國首批驗收2021-01-06
- 濱海大通道福清段一期北線項目開放通車2021-01-06
- 福清檢察院推進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落實見效2021-01-05
- 福清海壇海峽海上風電項目首臺風機并網發電2021-01-05
- 福清將建近千座垃圾分類屋亭 福州首座5G智能垃圾分類屋成為小區“網紅”2021-01-05
- 探索“以商招商”模式發力平臺經濟 福清沙埔鎮年稅收超兩億元2020-12-31
- 福清集中整治耕地“非農化”問題 拆違復墾土地665畝2020-12-30
- 撤縣設市30年,福清“長大”95倍2020-12-29
- 福清一都舉辦紅色慢城騎行節2020-12-28
- 福清港頭鎮:致力打造“平安港頭”成效大2020-12-2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清:近50萬群眾告別“機井水”喝上自來水2021-01-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