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村的“邦基書院”(資料圖)。
福州晚報記者 林春長 林雙偉 通訊員 洪見文 汪煒娜 文/攝
近日,大樟溪上“最后的擺渡人”林初,開著今年政府新換的渡船,從雙龍渡口來到保恩渡口,在江面留下一串漣漪。這條航線,有著八百年的歷史。而這兩個渡口,屬于高新區南嶼鎮雙龍村。
擁有“兩泉雙書院”
美景如畫的雙龍村,有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碗窯山窯址,這里有4個宋代龍窯,面積達2000多平方米,且均為民間私窯,出土千余件文物。宋代窯址集中于一座山上又保存較完好,且每個龍窯都保存大量窯爐遺跡,這在全國相當少見。碗窯山宋代龍窯窯底坡度35°,在目前國內已知宋代龍窯中窯底坡度最大。
碗窯山宋代龍窯主要燒制黑釉盞,當時,用黑釉盞喝茶成為一種時尚,這種時尚還風靡到了東南亞、日本。碗窯山窯址從側面反映了當年當地私人制瓷業的發達。
雙龍村還擁有“兩泉雙書院”,成為我省罕有的擁有溫、礦兩泉的鄉村,而雙龍村先賢陳邦基等有識之士相繼創立的“邦基書院”和“榕江書院”,培養出辛亥革命烈士陳瑞燦、閩中游擊隊烈士林立香等。
尊師重教 涵養文明鄉風
近年來,雙龍村采取有力措施,整治鋪張浪費的陋習,用節省下來的開支助力村里的教育事業發展,傳承先賢創立書院、尊師重教的傳統。
隨著城鎮化的發展,雙龍村外出人口越來越多,村里的雙龍小學常常留不住優秀教師,學生越來越少。如何留住優秀教師,成為雙龍村發展的一大問題。隨著移風易俗工作不斷推行,雙龍村越來越多的人將錢捐獻出來支持教育事業發展。
雙龍村黨支部書記黃建新帶頭向雙龍村扶貧助學協會捐款。如今,雙龍村扶貧助學協會共收到企業家及村民捐款近百萬元。優秀教師愿意留下,教學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質量也明顯提高,“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如今,雙龍村書聲瑯瑯,鳥語花香,一個文明、和諧、美麗、幸福的雙龍村正重煥光彩,展現在大樟溪畔。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5家基層法院開展提速增效試點2020-12-16
- 福州終生禁駕名單增3人 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2020-12-16
- 福州楊帥角逐“十大青年領軍人物”2020-12-16
- 福州年夜飯預訂提前兩個月啟動 小份菜、分餐制成新風尚2020-12-16
- 福州15日高溫僅個位數 17日、18日氣溫小幅回升2020-12-16
- 福州擁堵排名“后退” 交通健康指數“前進”2020-12-16
- 技改激活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今年前11個月福州技改投資比增28.3%2020-12-16
- 福州永德會館修復開館 對外展示商賈文化、海絲文化2020-12-16
- 福州市啟動散亂污企業(場所)專項整治工作2020-12-16
- 林寶金:齊心協力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作出更大貢獻2020-12-1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長樂大眾閩劇團獲全國基層文藝院團先進集體稱2020-12-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