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 見習記者 藍瑜萍
老約定,新地點,從展館搬到戶外的海交會更接地氣,更有人氣。28日是第三屆海絲博覽會暨海交會線下展銷會的第三天,和周末的“邂逅”,和萬達商圈的跨界“融合”,帶來人流的幾何級增長,也刺激了商圈和夜色經濟消費。據萬達商圈的數據統計,得益于展會的人氣溢出效應,進入萬達商場的人流跟去年同期的周末相比,提升了46%,市民“買買買”的熱情高漲。
市民點贊“最近”的海交會
28日,位于萬達商場前的展銷會現場,成了最熱鬧的“街”,10時開始,人流居高不下,特別是臨近中午和傍晚時分,每個攤位前都擠得滿滿當當。市民劉先生兩手提著“戰利品”,斗志滿滿地走向下一個攤位。他說,“展區布置得清楚明了,商品也很合我心意,買買買,一下子就停不下來。”
今年展會選擇在倉山萬達廣場舉辦。很多市民表示,比起海峽會展中心,新的舉辦地離市區更近,途經的公交線路和出租車也很多,出行更方便。“吃過飯后,或者到萬達逛街,順便就拐過來了,不用跑那么遠。”一市民表示。
臺灣展商黃志偉說,“今年雖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形式有所調整,但我感覺效果比往年更好。”往年的“5·18”更受中老年群體青睞,這幾天下來,黃志偉發現受眾群體較往年更為年輕化,他帶來的海苔杏仁片、海苔黑米燒、海苔五谷堅果等很快就銷售一空。
海絲特色商品受追捧
一首耳熟能詳的《浪漫的土耳其》,將市民吸引到了土耳其展區,顏色艷麗的絲巾、各種精美傳統手工制品、創意油畫琳瑯滿目。42歲的土耳其參展商辰龍笑容滿面地向大家介紹手工藝品。3年前,他來到中國,就愛上中國文化,并給自己起了個中國名字“辰龍”。“參加過多次海交會,這次活動辦得很棒!”他豎起大拇指。
阿富汗展位前,金黃色的飲品盛在玻璃壺中,“玉碗盛來琥珀光”,惹得市民頻頻回顧。展商頗亞介紹,這是阿富汗有名的藏紅花茶,有抗癌、解郁安神等功效。
“這是我們今年參加的第三場展會,這里防疫措施非常到位,我們來這,很放心。”頗亞用不太熟練的普通話說,他年年都參加海交會,福州人對阿富汗的特色產品很捧場,去年,他帶來的商品全賣完了。
在海絲商品展區,印尼撈面、馬來西亞白咖喱方便面等商品出盡風頭。在眾人翹首期盼中,商家將剛出爐的方便面拌上調味料,分給眾人試吃。市民津津有味地品嘗,一邊頻頻點頭。得知活動還通過支付寶發放補貼券后,眾人干脆掃碼買單。“這些網紅方便面,沒試吃不敢輕易買,在這里能現場試吃,買的更放心。”市民姜先生說。
非遺傳統技藝
傳遞濃濃“蝦油味”
茉莉花膏、扇畫、油紙傘、冷凝香、軟木畫……福州非遺技藝和傳統工藝品也紛紛搶灘展會,在品嘗了舌尖上的“海絲”后,這些充滿蝦油味的傳統技藝,吸引市民駐足欣賞。
當日,軟木畫非遺傳承人吳芝生也來到展位前,為軟木畫的推廣傳承“站臺”。看到市民認真欣賞軟木畫屏風,吳芝生的女兒吳奕紅非常高興,“這些軟木畫都出自手藝精湛的老先生們之手,軟木畫中飽含工匠精神。”吳奕紅幾乎年年都參加海交會,她認為,傳統工藝需要創新,也亟需普及,能借助海交會的優質平臺推廣與傳播軟木畫,是手工藝人的幸運。
福州巧匠陳衛平的展位也吸足了眼球。作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冷凝合香制作技藝的傳承人,陳衛平眉開眼笑地表示,“這幾天有很多人來我們展位了解冷凝合香。”這是陳衛平第一次參加海交會,他說,希望能借助這個平臺,傳播香文化,為更好地推廣和傳承此項非遺技藝做足準備。
責任編輯:莊婷婷
- 第三屆海絲博覽會暨第二十二屆海交會線上展會今日啟動2020-11-28
- 海絲博覽會暨海交會“開市” 海絲“味道”吸引市民嘗鮮2020-11-27
- 第三屆海絲博覽會暨第二十二屆海交會今日舉行2020-11-26
- 海絲博覽會暨海交會線下展銷啟動 200萬元專項消費券26日起開搶2020-11-26
- 海絲博覽會暨海交會今日舉行2020-11-26
- 今年海絲博覽會暨海交會26日啟動 以“線上展會+線下展銷”方式舉行2020-11-25
- 海絲博覽會暨海交會明天正式“上線” 購物嘉年華計劃今晚試運行2020-08-27
- 今年海絲博覽會暨海交會“全新上線”2020-08-27
- 海絲博覽會暨海交會送福利 500萬元消費券今起發放2020-08-26
- 今年海絲博覽會暨海交會改為線上舉辦 打造全省首個“數字會展經濟”創新模式2020-08-2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大學生辯論賽今日“云端”開2020-11-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