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
9月18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州啟幕,16場活動集學術論壇、產業盛會、前沿展示、賽事路演、文創體驗于一體。除主論壇外,衛星應用論壇、航天先進材料及制造技術論壇、航天精神高端論壇等精彩紛呈的分論壇也陸續拉開帷幕,記者帶您一起解讀各分論壇的關鍵詞。
航天精神高端論壇舉行。記者 張人峰攝
【關鍵詞】融合
步入尋常百姓家
提起航天技術,不少人腦海里浮現出的是火箭升空、太空探索等場景。事實上,航天技術正在改變傳統的信息采集和傳遞方式,衛星遙感、衛星通信逐步融入和改變人們的生活。
在商業航天產業論壇上,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振興便將衛星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當下比作“大航天時代”的序曲,“就如同15世紀~17世紀‘大航海時代’一樣,伴隨著商業航天的發展,人人皆可參與航天將不再是夢想”。
“航天遙感技術具有探測范圍大、獲取的信息量大、獲取資料的速度快等特點,在媒體進行突發事件報道、調查報道、信息服務的過程中能夠發揮重大作用。”新華社衛星新聞實驗室執行主任程瑛表示,今年以來,新華社通過衛星遙感技術收集數據信息,制作了5集的新聞產品《衛星發現一個信號》,涉及農耕、交通、互聯網等多個領域,全網瀏覽次數達22億次,這也意味著遙感技術不僅限于國土、環保等傳統領域,還可以幫助解決社會經濟發展多方面問題。
【關鍵詞】理想
不懈追逐航天夢
1970年我國首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上天,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中國航天人開啟了探索地球、走向宇宙的大業,航天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奮力拼搏,走出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
在新的歷史方位下,航天精神迸發出新的力量。本次大會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同樣驗證了航天精神具有面向未來的重大意義。
“今年以來,中國航天領域碩果累累,火星探測器擇機啟程、嫦娥五號探月、長征八號火箭首發……這不僅是航天技術的勝利,也是航天人文精神的勝利。在這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豐富方法和路徑,通過培育踐行航天精神的人才隊伍,講好承載航天精神的生動故事,著力發揮航天精神的實踐價值,為建設航天強國提供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和文化支撐。”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組長林青說。
【關鍵詞】創新
締造發展原動力
在中國航天領域,自主創新是推動航天科技保持領先地位的法寶。在本屆大會上,許多專家學者也圍繞材料創新、技術創新等內容展開深入討論,不斷推動產、學、研在航天領域的結合。
在航天先進材料及制造專業論壇上,北京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劉觀日作了發展趨勢報告,針對未來航天運載器發展趨勢,對材料與制造工藝提出更高需求。他認為,創新意味著不斷優化整合各類資源要素,唯有自主創新并掌握核心技術、擁有關鍵產品,才能贏得創新發展的主動權。
在空間能源技術創新與發展論壇上,能源領域專家、科研人員和高校師生共同研討我國新一代空間能源領域技術發展需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共同尋求空間能源系統的新設計、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解決途徑。
責任編輯:莊婷婷
-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18日在福州開幕2020-09-18
- 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將于18日在福州正式啟幕2020-09-17
- 中國航天成就展開放預約 18日至20日觀展2020-09-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中小學生逛航天科普展收獲滿滿 家門口探2020-09-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