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園四面廳打造大漆美學空間。記者 吳暉 攝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
福州古厝活化利用再譜新篇。記者8日從朱紫坊保護開發有限公司獲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芙蓉園引入福建省沈紹安漆藝博物館,集藏品收藏、博物展覽、學術研究、漆藝推廣、科普教育等于一體,讓人們在感受芙蓉園古院落文化魅力的同時,了解漆文化,擦亮福州“中國漆藝之都”品牌。
保護是為了更好地利用。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三大歷史文化街區不間斷地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福州傳統民俗展示、體驗活動,吸引了脫胎漆器、軟木畫、油紙傘等民間藝術業態入駐,逐漸成為福州傳統文化的展示中心、交流平合以及文創產業基地,不僅延續了歷史文化遺產原有的使用功能,又嵌入現代生活,成為歷史底蘊與時尚活力交織的歷史文化街區。去年,三大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復工程累計完成14.79億元。
保護好芙蓉園
不往墻上打一顆釘子
8日,記者看到,芙蓉園內正在布展,每面展示板均依灰板壁重新設置。“布展時,展陳掛畫需要掛到墻上,得靠釘子支撐。為保護好芙蓉園這一福州古厝,我們根據每個院落每面墻的大小制作了不同規格的展示板,沒有往芙蓉園的墻上打一顆釘子。”沈紹安漆藝博物館副館長施麗玲告訴記者。
目前各個展區、展室已規劃到位,通過呈現福州漆藝的發展脈絡,向人們展現沈紹安脫胎漆器在中國漆藝歷史中的地位。
據介紹,展區分為室外和室內。室外展區在展廊中采用圖版等方式,展示芙蓉園歷史及古往今來所居名人,將漆藝文化與芙蓉園古厝文化相融合。同時,通過數字屏幕等多媒體展示形式,讓人們用眼睛、手、大腦等同步體驗博物館的魅力,增強對漆文化的體驗感。
室內展區、展室主要展示古代漆藝的輝煌圖景、漆藝的當代審美與探索等。芙蓉園的四面廳將打造成大漆美學空間,展示大漆美學器物在現代生活中的應用。
記者注意到,各院落各展區均用極富創意的格柵進行劃分,格柵以古銅拉絲的古法工藝制作,有的呈馬鞍形、有的則是芙蓉花形,與芙蓉園相得益彰。
芙蓉園是福州歷史上四大園林之首,始建于宋代,占地3660平方米。粉墻黛瓦、花園假山、亭臺樓閣、水池雪洞……一步一景、景隨步移,記者在園內流連忘返。朱紫坊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芙蓉園修復歷時2年,園內假山、水池、雪洞、閣樓等全部按老照片修復,遵循最少干預的原則,最大限度保留歷史信息。
園內的古樹也得到保護,8日,記者在四面廳院內看到一棵高大的荔枝樹,相傳是明朝內閣首輔葉向高當年親手種植的,已有三四百年歷史。除了荔枝樹,園內還有白玉蘭樹、榕樹等樹。
芙蓉園是一處園林,園林少不了假山造景。芙蓉園修復假山,動用了上千噸的海礁石。修復中,在水池邊披榭的門框上,還鏟出了刻在白石灰上、藍色的“棋墅”二字,現也如舊呈現在人們眼前。
傳承漆文化
朱紫坊越“漆”越美麗
芙蓉園修復完成后,舉辦了多場重大活動,如福州國際漆藝雙年展、福州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分論壇等,成為市民了解漆文化的窗口。
朱紫坊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將打造成以“漆文化”為主題的休閑體驗式歷史文化街區、福州重點旅游景區和全國漆藝精品重要集散地,集漆藝展覽、拍賣、交易、創作、旅游等于一體,吸引漆藝著名設計企業和大師集聚,“福建省沈紹安漆藝博物館入駐朱紫坊,進一步擦亮了朱紫坊的漆文化品牌,我們相信朱紫坊一定會越‘漆’越美麗”。
責任編輯:肖舒
- 粉墻黛瓦 花窗鞍墻 福州城的“烏衣巷陌”值得細品2020-07-24
- 福州朱紫坊文創市集開設“夜場”2020-06-28
- 揭秘“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煙臺山”躋身擬申遺項目背后的故事2020-04-20
- “書光輝歷程 繪時代華章”書畫攝影作品展在朱紫坊舉辦2019-08-07
- “歷史·文脈”古厝保護與利用專題論壇在朱紫坊舉辦2019-07-29
- 福州朱紫坊歷史文化街區“火起來”2019-07-22
- 福州鼓樓:深藏不露的朱紫坊2019-07-18
- 福州朱紫坊燃情上演惠民音樂會2019-07-08
- 故宮館藏文物復刻亮相福州朱紫坊 一批德化窯白瓷瑰寶再現2019-05-13
- 福州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元宵佳節活動等你來2019-02-1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北大門”添新路 古城北路古城遺址公園2020-08-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