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漁民在“振漁1號”上撒餌料(資料圖片)。記者 葉義斌攝
坑園鎮下嶼村漁民吳為?。ㄗ笕┰谟∧峒永蕧u漁場與當地員工收獲龍膽石斑魚。(連江縣委宣傳部供圖)
福州日報記者 楊瑩 林文婧
“福州的優勢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發展也在于江海。”上世紀90年代初,習近平總書記主政福州期間,高瞻遠矚地提出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上福州”的發展戰略。
循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連江向海進軍,挺進深藍!出國借海、科技興海、產業強海、生態用海,連江不斷拓展向??臻g、激活內部潛力,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爭當“海上福州”建設的排頭兵。
238公里綿長的海岸線上,向海圖強的夢想,正一步步變為現實。
勇闖世界
足跡遍布“一帶一路”
連江縣海洋捕撈歷史悠久,是中國遠洋漁業的發源地之一。
近日,記者走進宏東海洋生物產業園,深藍硫酸軟骨素生產線正利用從西非國家毛里塔尼亞運回的海產品邊角料——魚鱗、魚骨等進行提煉研發生產海洋硫酸軟骨素、膠原蛋白、生物鈣及其他海洋多肽和多糖類保健食品,實現變廢為寶。
“如今宏東在國內和海外事業同頻共振,遠洋漁業市場規模逐步擴大,產業鏈條愈加完善。”宏東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忠杰介紹,乘著“一帶一路”的東風,宏東扎根毛里塔尼亞,建成目前中國企業在海外規模最大的遠洋漁業基地,吸納2000多名當地民眾就業,到2025年,公司將全面完成東非、西非、南美三大區域漁業布局,拓展太平洋、印度洋、南極磷蝦等公海項目。
成為“世界漁民”的,還有連江青年企業家吳為健。在印尼西部加朗島附近,吳為健與坑園鎮的15位漁民組建連江縣南洋水產開發有限公司,獲得當地海域使用權。目前,這家公司養殖面積達80公頃,存魚數量110多萬尾,年產值達2200多萬元。
“我們不僅給印尼帶去前沿的養殖理念和技術,完善了產業鏈,還為當地增加了就業崗位,促進了當地漁民增收。”吳為健介紹,基地還成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一帶一路”印尼項目合作研究點,迎來一批批深海“探秘者”。
目前,連江共有9家遠洋漁業企業,213艘遠洋漁船,作業區域包括毛里塔尼亞、太平洋、西南大西洋、印度洋公海等,為國內提供數量可觀、豐富優質的純天然遠洋捕撈水產品。
挺進深藍
現代漁業引擎轟鳴
水產品總量居全國第二、全省第一,鮑魚、海帶養殖全國領先……坐擁3112平方公里“藍色糧倉”的連江,借勢發力,開啟一場漁業養殖機械化、智能化革命。
盛夏太陽毒辣,定海村漁民許福安心頭卻涼爽無比,因為他有“制勝法寶”——“振漁1號”海水魚養殖平臺。這是國內首部深遠海自動旋轉海水魚類養殖專用網箱,可以定時自動轉動曬網,自動監測海水pH值、鹽度和含氧度,用科技節省人力,提升海水魚養殖存活率。
“以前頂著大太陽換網,每星期最少換一次,還得把換下來的漁網弄干凈?,F在這個‘大家伙’自動轉動曬網,漁網上的附著物不見了,損毀率大大下降。”
不止是海水魚養殖,2018年,全國首臺鮑魚深遠海機械化養殖平臺“振鮑1號”啟用;隨后投用的“福鮑1號”則刷新全國最大的深遠海鮑魚養殖平臺記錄……這是連江“趕海人”探索海洋的嘗試,也為中國漁業現代化提供了基層實踐論證。
“發展深遠海海工裝備養殖,推動海水養殖業綠色發展,這條路走對了。”中新永豐董事長、連江縣鮑魚行業協會會長吳永壽認為,只有摒棄傳統農業粗放養殖方式,推動漁業向工業化轉變,才能持續促進漁業增效漁民增收。
面朝大海
臨港產業好戲連臺
7月31日上午11時許,隨著礦砂船“歡騰”輪平穩地駛出連江可門港4#泊位,可門港物流公司順利完成7月份接卸任務。
在可門港區,臨港產業經濟已進入蓬勃發展的上升期,27家央企、外企、民企相繼落地,累計總投入額超千億元。目前,通港大道和可門港鐵路支線已通車,海陸聯運、江海聯運,可門港作為東南海上航線輻射中心的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
放眼另一端腹地,可門臨港產業基地內,全球最大的己內酰胺、聚酰胺一體化生產基地——福建申遠新材料有限公司自2017年投產以來,產能逐步攀升,并逐步實現錦綸產業鏈的全貫通,吸引恒捷差別化纖維、申馬環己酮、福建合盛氣體等項目接連落地,形成新材料產業集群效應。
當前,申遠聚酰胺一體化產業園建設已被納入《2020-2025年環羅源灣工業產業布局規劃》,力爭在五年內打造建成多品種、高水平的化工新材料生產基地。
廣闊的港口腹地猶如聚寶盆,聚集港口物流產業、能源電力產業、新材料產業三大“巨無霸”,助推可門港逐步邁向年吞吐量億噸、產業集群千億元的東方大港。
經略海洋
“國”字招牌引領未來
今年5月,福州(連江)國家遠洋漁業基地在連江粗蘆島開工建設。這是全國第三個國家級遠洋漁業基地、全省唯一的國家遠洋漁業基地。連江正借這塊“國”字招牌施展拳腳,掘金藍海,力爭到2025年,建成現代化國際遠洋漁業母港、遠洋水產品精深加工園、國際遠洋水產品交易中心、國際水產品冷鏈物流中心、國際遠洋漁船修造中心等十大功能片區。
在經略海洋的同時,連江縣著力建立海洋經濟智庫及本土人才儲備庫,成立海洋人才發展促進會,目前連江縣已經建立市級以上專家院士工作站17家,其中院士工作站3家、專家工作站14家,并成功孵化多個水產精深加工項目。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去年10月,連江探索實施的“資源—資產—資本”的海洋生態產品市場化改革模式入選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典型經驗。編制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建成全國首創的自然資源資產“一張圖”信息化管理平臺,通過信息技術對自然資源進行定點、定量核算,實現黃岐灣外海帶養殖示范區獲得7000元/畝的貸款,成為全省首例以海域使用權作為抵押物獲得信貸支持的項目,為現代漁業機械化、智能化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責任編輯:趙睿
- 機關效能建設助推連江高質量發展 群眾辦事像網購2020-08-06
- 連江:1400名干部一線防臺風2020-08-04
- 連江丹陽:小肉燕撬動大產業2020-07-29
- 連江建立海洋經濟智庫 特聘“大黃魚之父”當顧問2020-07-29
- 連江大滄項目過渡房(一期)工程通過驗收 部分住戶8月份可搬入新居2020-07-28
- 連江:集體協商 為職工爭到“真金白銀”2020-07-27
- 男子意外墜亡引發賠償糾紛 連江司法局化解矛盾2020-07-24
- 連江江南鎮:敖江南岸 奏響幸福樂章2020-07-24
- 連江中麻村大力發展養殖業和旅游業,舊貌換新顏2020-07-24
- 連江縣:以青運會模式舉辦市運會比賽2020-07-2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又摘并蒂蓮!福州公園內有人干這缺德事2020-08-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