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采用網絡議政遠程協商。
福州晚報記者 毛小春/文 石美祥/攝
今年,市政協將“完善提升城區部分內河水系綜合治理成效”作為對口協商議題,列入年度協商計劃,開展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昨天,市政協舉行網絡議政遠程協商會議,進一步助推福州內河治理向縱深發展。
市、區兩級政協共商內河治理
今年3月初課題啟動以來,市政協人資環委和市九三學社聯合組成課題組,深入福州部分城區調研,現場了解內河水系綜合治理情況;積極發動市、區兩級政協委員共同參與、共謀對策,并逐步形成調研報告。
昨天上午,市政協委員陳碩代表課題組在協商會議上發言。課題組認為,近年來,福州持續推進城區水系綜合治理工作,取得較好成效,城區內河正在為福州百姓帶來更多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幸福感。課題組總結福州內河治理方面的經驗和問題,并提出幾項建議,包括:科學編制生態水系規劃,充分發揮規劃在生態水系建設中的統領作用;堅持科學引領,科技助力,持續推動內河水質改善提升;推動內河水系建設與文化傳承、旅游發展深度融合,做活做靚特色水文化;強化監督管理,建立健全內河水系綜合治理長效機制;加強宣傳引導,為內河水系綜合治理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等。
引入專家智庫共謀治理大計
據了解,在課題調研過程中,市政協人資環委結合專委會應用型智庫小組建設工作,邀請福州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參與調研、座談,征求專家意見建議。
昨天的協商會議上,現場視頻連線智庫小組成員、省環境科學學會副秘書長、福州大學潘文斌副教授,聽取他的意見。潘文斌說,通過前期調研,發現有的內河水質較優,有的內河水質略差,為了保持福州市內河治理與管理成效,建議進一步加強福州市內河治理與管理的科技支撐能力建設,建立適用于福州市內河管理的“智慧水系平臺”。結合以往開展的內河治理、“智慧管理”工作等內容,形成具有智能調度功能的“智慧水系平臺”,服務于內河的防洪、排澇、調水、治污、管理績效評估等。
市政協委員遠程參與議政
昨天的會議除了設立主會場、分會場,還通過手機連線,讓委員們遠程議政。
會議主持人首先連線正在晉安區鶴林公園的市政協委員金福生。金福生建議:內河治理要與城區國土空間規劃相結合,改善城區生態環境;與城區交通規劃相結合,優化城區交通系統;與舊城改造相結合,改善居民居住環境。
市政協委員卓秀芳在鼓樓區分會場,建議用好福州內河,講好福州故事。她提出應深度挖掘內河文化,加強內河周邊提升改造,讓游客能享受到“吃、住、游、行、買”一條龍服務,真正運用福州內河講好福州故事。
在主會場的市政協委員林玲、嚴松也分別從加強宣傳引導、構建內河生態系統等方面先后發言。
區政協委員首次參與市政協課題協商發言
在前期課題調研過程中,市政協嘗試邀請鼓樓、臺江、倉山、晉安四城區政協的部分委員共同參與調研。昨天市政協的遠程協商會議,首次邀請幾位區政協委員參加并發言。
鼓樓區政協委員詹華暉在前期調研中發現,內河整治后良好水質的保持需要進行有效管理。詹華暉建議對所有內河排放口建立清單,實施拉網式管理,摸清污染源,排查污水滲漏點,進一步做好污水收集納入市政管網工作。此外,餐飲行業排污檢查、內河水環境質量的監測體系建設等方面都要常抓不懈。
在打鐵港河畔,臺江區政協委員陳文忠通過手機發表自己的看法。他認為,要打造福州城區內河文化名片,將城市歷史文化元素注入內河水系的串珠公園,做大做強內河文化旅游事業。
晉安區政協委員張偉民在主會場發言,建議福州內河管理應建立長效機制。
政協委員們在會上發言。
2522公里管網9月底前全部修復
針對政協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參加對口協商的相關部門進行了回應。
市建設局表示,覆蓋全市內河的監測和調度軟件、硬件平臺正在建設,7月底前計劃建成6座二級調度管理平臺、246個水質在線監測站、1712個視頻監控探頭、1328個遠程操控單元。福州市已率先在全省開展“水系智慧公示牌”布設工作。
市建設局表示,下一步將加快水系治理掃尾工作,如期轉入運維管養。水系項目包9月底前全部完成驗收。為緩解雨后溢流問題,福州市正加快地下管網建設,2522公里管網修復工作已經完成2383公里,剩余139公里9月底前全部完成。開展浮村、金山污水廠擴容工作,將增加日處理污水規模15萬噸。2020年還將在晉安河、白馬河、流花溪等8條重點河道,安裝新的電子顯示屏,增加公示內容。
市生態環境局、市園林中心也在會上作回應發言。市城管委、市水利局等多個部門單位提交了書面回應材料。
市政協持續關注內河綜合治理
福州內河綜合治理工作,多年來凝聚著政協委員們的智慧和汗水。據了解,2014年,市政協將“進一步提升內河整治效果,實現水清河暢”列為市政協與市政府專題協商課題,組織委員圍繞內河開展協商議政。隨后幾年,市政協多次關注內河治理,通過調研、視察、協商、民主監督等形式,深入協商、精準建言,先后形成《關于“加快內河水體治理,提升我市宜居環境水平”的建議》《關于我市海綿城市建設的幾點建議》《關于“探索城區內河水系治理后長效管理機制”的建議》《關于“加強我市內河水資源保護,完善水污染治理的建議”重點提案辦理協商的建議》等多份調研報告或提案建議,呈送黨委政府決策參考。
目前城區內河已經基本消除黑臭水體,防澇能力大幅提升,涉水設施短板逐步補齊,初步實現了“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的目標。昨天的協商會議上市政協提出,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級政協組織和政協委員將繼續關注內河主題,協助市委、市政府做好完善、提升和經驗推廣等方面的工作,為打造內河綜合治理福州樣板作出貢獻。
責任編輯:趙睿
- 7月1日福州無新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020-07-02
- “高考直通車”預約報名火熱 福州多名“十佳”司機今年繼續送考2020-07-02
- 福州閩江“地下航線”再起航!這是水底下的航線嗎?2020-07-02
- ?福州市政協對口協商聚焦“完善提升城區部分內河水系綜合治理成效”2020-07-02
- 為你寫詩?!福州90歲老黨員寫長詩點贊家鄉巨變?2020-07-02
- 護航中高考 福州全面推進噪聲嚴管2020-07-02
- 福州調整職工醫保繳費上下限基數2020-07-02
- 福州千余輛“高考直通車”待命 4日前可預約送考服務2020-07-02
- 福州:個人醫保怎么申請家庭共濟 支付范圍條件解讀2020-07-02
- 莆炎高速福州段通車2020-07-0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百分比競價模式來了!福州海峽縱橫電子競價平2020-07-0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