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2月25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 通訊員 連組宣)“你答對了多少題?”“不瞞你說,做錯了一題。”“答錯事小,學到知識才是最重要的。”近日,連江縣安凱鄉黨校借助H5平臺,上線《新型冠狀病毒防治統一考試》專題微黨課,邀請廣大黨員、群眾答題,實現學習教育和疫情防控兩不誤。
非常時期,安凱鄉黨校以新穎的形式上線專題微黨課,得到黨員積極響應。“有關疫情的動態新聞時刻牽動我們的心,武漢加油!中國加油!”同心村黨員黃燕珍在手機端的黨課留言墻上分享道。
黨員是黨組織的細胞,是基層黨組織執政的基礎。如何使基層基礎不斷夯實、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連江縣積極從增強黨員意識和解決思想問題著眼,抓實抓牢鄉鎮黨校這個平臺,創新黨員教育方式,營造濃厚政治氛圍,提升黨員思想素質,不斷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
突出新思想,把“黨味”貫徹始終。專題開設新思想、主題教育、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等主題黨課,發揮革命老區優勢,編寫適合黨員的《連江縣黨員學習讀本》《紅色印跡》等鄉土教材,教育黨員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初心使命。
適應新時代,讓黨的陣地全覆蓋。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構建鄉鎮黨校立體化教育陣地,最大程度把教育覆蓋到每個角落和每名黨員。22個鄉鎮黨校把教學點延伸到277個村居,并設立46個黨史黨性教育實踐基地作為現場教學點。依托黨員遠程教育平臺及“黨課直播間”“黨課隨身聽”“支部通”“黨建學習機”“微學習”等黨課微信公眾號,實現縣鄉村三級黨員和群眾同步學習。
探索新方法,讓教育深入人心。關注黨員需求,貼合黨員實際創新教學方法。按照“5+N”模式(5即重溫入黨誓詞、通報黨務、教師授課、小組討論、頒發培訓證書五個環節,N即若干自選動作)辦學,營造莊重的儀式感。挖掘老區紅色文化,圍繞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辟“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愛我中華、愛我文化”“不忘初心、砥礪奮進”等七條不同主題的紅色學習路線,組建紅色講解團,推出紅色情景劇教學。用當地方言錄制新思想和主題教育黨課音頻,開設方言黨課,提倡“黨課人人講”模式,鼓勵黨員“曬一曬”身邊故事,談一談自身感悟,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用大白話講好大道理。
打造新機制,實現教育常態化。從組織領導、機制體制、師資建設、激勵引導等方面保障鄉鎮黨校有序運行。從全縣黨政干部、專家人才、先進典型等中選聘100余人組成縣黨員教育培訓“百人講師團”,實行動態調整,采用“點單式”教學,將授課課題匯總形成課程庫,由鎮村“按需點單”,優化教師資源配置。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帶頭上黨課,黨委書記帶頭講、班子成員跟進講、支部書記主動講。分批選送講師參加黨校主體班次及異地班培訓,定期開展教學研討,每年舉辦講師培訓班,保障講師授課水平。
倡導新理念,構建黨員發揮作用平臺。提倡知行合一、學做結合、黨性與技能同步等理念,創新載體,為黨員實踐和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供平臺。以鄉鎮黨校為依托,成立了1個鄉村振興人才培訓中心、22所鄉村振興學堂、7個鄉村振興人才實訓基地,幫助農村黨員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在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引導黨員率先攻堅克難方面,在征地現場開設“項目黨課”,發動黨員帶頭配合征地工作;開設移風易俗專題黨課,成立了以老黨員為主體的“銀發勸導隊”,帶頭抵制大操大辦的陋習,樹立文明鄉風。將黨員教育與志愿服務相結合,組建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服務群眾活動。
責任編輯:趙睿
- 連江調撥4萬只口罩發給困難群體2020-02-25
- 連江首個企業返崗人員集中觀察點投用2020-02-21
- 連江海上漁排破解“用工荒” 共享用工結對幫扶2020-02-20
- 連江2.5萬名抗疫人員收到專屬保險2020-02-17
- 急!百噸雞蛋無人問津 暖!10萬元愛心款接力抗疫2020-02-14
- 連江供電公司:醫用原料企業不打烊 供電服務來幫忙2020-02-12
- 筑起“防疫墻” 連江多措并舉服務企業復工復產2020-02-12
- 連江多校陸續啟動“云課堂” 減少疫情對教學工作影響2020-02-10
- 在連江居家觀察期間外出住酒店!被直接帶走2020-02-06
- 一查二走三口四關五防六控 連江落實落細兩個“全覆蓋”2020-02-0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長樂組建工作組推進復工復產2020-0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