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樂區醫院外科綜合大樓。(資料圖)
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在去年華為中國生態伙伴大會上,長樂區總醫院醫共體監管平臺作為我省第一個醫共體信息化建設實際落地項目對外展示,不僅吸引了各行業領域內領導、專家等前來交流互動,還吸引各地衛健主管部門參觀。作為全省首個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建設實際落地單位,長樂區總醫院還在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中分享探索縣域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實踐及信息化建設經驗。
看得見的成效是長樂區緊抓公立醫院改革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付出的努力。近年來,長樂區圍繞深化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任務,扎實推進分級診療制度、醫療集團(總醫院)建設等多方面改革,推動全區醫改向縱深發展,提升醫療服務能力和區域醫療服務水平,持續增強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采用集團化管理 提升醫療水平
2018年初,長樂區委區政府惠民生補短板,由區醫院牽頭,14家鄉鎮衛生院和4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整合組建成長樂區總醫院。總醫院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部署,積極推進醫療衛生改革、利民惠民的新舉措。
長樂區總醫院在醫共體內上下級醫療機構間建立統籌協調和分工合作機制,實現基層首診、分級診療、急慢分治、雙向轉診的診療模式,方便群眾就醫;建立轉診、會診的“綠色通道”,區醫院醫療資源向基層衛計中心縱向流動,既緩解區醫院就診壓力,又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切實提高醫療綜合服務的協調性、連貫性、整體性。
在長樂區航城、金峰、漳港、江田等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每周兩天都有高級醫師坐診,為病人看病治療。“以前找好的醫生看病要坐車到城區,現在家門口就能預約到。”長樂漳港街道林依伯說。
“區總醫院采用集團化管理模式,推動優勢醫療資源向基層延伸,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高水平醫生的醫療服務。”長樂區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通過下派專家幫扶、開展教學查房、組織業務培訓、疑難病例討論等多種形式,著力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對象提供“三優先”“三支持”,有效推進區域分級診療體系建設,帶動提升基層醫院業務能力和技術水平,讓長樂區群眾享有更多的優質資源服務。
總醫院成立至今,長樂區醫院下派內科、外科、婦產科、骨科、兒科等的高級職稱醫師556人次到金峰、江田等基層衛生院,接診患者4642人次;開展教學查房57余次,業務培訓49場次,疑難病例討論14次;下派專家組開展緊急大搶救6次。
以三級醫院創建工作為契機,長樂區醫院還加強臨床醫學中心和重點專科建設,依托區醫院扎實推進卒中中心、胸痛中心、急診中心、腔鏡微創中心等4個臨床醫學中心建設和泌尿外科、顱腦外科、重癥醫學科、基礎外科(胃腸、肝臟、甲乳)等4個重點專科建設。目前,4個臨床醫學中心、4個重點專科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以多學科聯合診治為突破口,推動新技術、新項目開展,提高診治水平,心內科、腔鏡微創手術、神經內科取得長足發展,成功實施急危重癥和疑難病例的救治工作,先后獲得“中國卒中中心建設單位”“中國胸痛中心建設單位”和“中國心衰中心建設單位”稱號。
長樂區醫院外科綜合大樓整潔干凈。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攝
打造“智慧醫療” 更加便民惠民
“身體有什么不舒服,不用特地大老遠跑到城關看,很方便。”近日,江田鎮的陳依姆心臟不舒服,就近來到江田衛生院,在遠程心電診斷系統前,給陳依姆問診把脈的是遠在10多公里外的長樂區醫院高級職稱醫師,經過遠程傳送過來的心電圖,醫生當即為陳依姆“開方抓藥”。
遠程心電診斷中心是長樂區推出醫療便民惠民的舉措之一,也是“智慧醫療”建設的其中一環。在注入智慧基因之后,心電診斷中心讓遠程問診成為現實,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記者了解到,去年,長樂區堅持把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作為推進全區分級診療體系建設、提升醫療服務能力、促進總醫院各單位的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的重要手段,實現優質醫療的普惠可及。
長樂區醫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長樂區通過建設醫療衛生信息網絡平臺,加快打造智慧醫療項目,區醫院區域檢驗中心、心電診斷中心、醫學影像診斷中心系統平臺已和18個分院全部連接,實現資源共享,有力推進優質資源向基層延伸。
區域檢驗中心實現了總醫院各相關單位統一物流運送、統一檢驗標準共享;心電診斷中心充分發揮總醫院專業優勢,起到了病人不動信息動、人員不足信息補的作用;醫學影像診斷中心則減少了資源配置投入,提高設備使用效率。截至目前,已有1258名患者享受到三個遠程系統平臺帶來的好處。
與“智慧醫療”相輔相成,120急診急救網有效提升了長樂急診急救能力。按照就近、及時救治原則,120急診急救網以區醫院為中心,設金峰、玉田、江田、漳港(濱海)4個急診急救分中心(片區),由長樂區總醫院統一規劃建設,統一規范管理,統一整合資源,統一統籌調度,分別輻射周邊鄉鎮。市民只要撥打120電話,救護車就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至2019年11月,4個急救分中心共計出車4064車次,出動醫護人員8128人次,轉送區總醫院2543車次,切實為重病患者爭取搶救的黃金時間,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好評。
提升基礎設施 補齊民生短板
和“軟環境”同步提升的還有硬件設施。長樂區積極推動醫療基礎設施建設,補齊醫療衛生領域民生短板。去年9月29日上午,長樂區在醫療衛生領域惠民生補短板的重大民生工程——長樂區醫院外科綜合大樓,經過3年多的建設終于順利投用。
長樂區醫院外科綜合大樓項目位于鄭和東路60號,占地11.8畝,總建筑面積38055平方米,建筑高度67.3米,地下2層、地上16層,新建400張床位。大樓建有現代化層流手術室、獨立產房和靜配中心、消毒供應中心、血庫、影像科,開設重癥醫學科、產科、婦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普外科、胸心外科、骨科、眼科、耳鼻喉科等10個臨床科室。
“新增的400張床位將極大緩解長樂區住院難、看病難問題,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良好的就醫環境和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對長樂區醫療服務水平的發展起到積極推動作用。”長樂區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
新外科大樓正式投入使用,為專科化建設進一步拓展空間。長樂區醫院現開放床位871張,建有門診綜合大樓、住院樓、感染樓和設計新穎、功能齊全的現代化外科綜合大樓及相應的配套功能用房等,為患者提供了先進、舒適、方便的就醫環境。該院科室設置齊全,有重癥醫學科、心內科、神經內科等24個臨床科室,17個病區和檢驗科、超聲科、影像科、病理科等醫技科室。今年,長樂區醫院計劃開設老年醫學科、腎內科和中醫科病房。
記者了解到,長樂區認真對照綜合醫院等級評審細則,進一步加強區醫院、區二醫院基礎設施、醫療儀器添置、學科和人才隊伍建設等各項工作,區二醫院于2019年下半年確認為二級綜合醫院,區醫院擬于2020年創建三級綜合醫院。
“新的一年,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衛生健康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全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推進會的要求,擔當起醫改責任,推動新一輪醫改任務落地見效,切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讓群眾都看得上病、看得好病。”長樂區總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醫院將加快構建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落實好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深化人事和薪酬等制度改革,完善醫療全行業綜合監管機制,同時著力抓好緊密型醫共體提質擴面,推動優質醫療資源優化配置和下沉共享。
責任編輯:趙睿
- 長樂今年地區生產總值預期增長9% 總量突破千億元2020-01-02
- 長樂“三館三中心”明年4月動建 成文化新地標建筑群2019-12-30
- 長樂編制養老服務設施規劃 濱海新城擬建老年大學2019-12-26
- 長樂垃圾分類積分可兌換禮品 提升居民參與垃圾分類的熱情2019-12-24
- 多措并舉 長樂“兩違”綜合治理成效顯著2019-12-24
- 迎接世遺大會 共繪“美麗長樂”2019-12-20
- 長樂金峰鎮投用新款人力三輪車 每車配備營運人員信息二維碼2019-12-17
- 長樂金峰廣場預計月底完工 春節前開放2019-12-14
- 全國人看了都羨慕!長樂將不再是“長樂”!她將有個響亮的新名字…2019-12-06
- 長樂警方偵辦一起涉拐案 助圓20年尋子夢2019-12-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鼓樓區紀委監委開展“兩節”廉潔紀律專項2020-01-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