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9日電(記者 毛娜)福建省閩清縣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近日,福建省公布了該省2019年度縣域經濟實力“十強”、經濟發展“十佳”縣(市)評價結果,閩清縣位列全省縣域經濟發展“十佳”縣(市)第一,展示了閩清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閩清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區縣,全縣16個鄉鎮除了梅城、坂東、白樟、白中、梅溪等少數幾個地形相對平緩外,其他都是山區,“三農”問題始終是閩清必須面對的一個大問題。
“閩清縣耕地面積大約26萬畝左右,能種植水稻的只有14萬畝左右。”閩清縣委副書記林志斌介紹說。
針對當地山多地少的地理條件,閩清縣政府圍繞地盡其用做文章,把閩清1496平方公里的土地家底摸清,做好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功能區分、空間布局,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制度,積極推進林地、集體農用地入市等改革,把農村山水林田湖房等沉睡資源盤活起來,讓每一寸土地都發揮其應有作用。
“農業經濟效益低,農民增產不增收,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所以大量青壯年只能外出謀生,未來‘誰來種地’問題凸顯。”作為來自閩清一名農村基層干部,林志斌在基層一線摸爬滾打,讓他對農村工作有了一些切身體會。
著眼于解決農村種田后繼乏人問題,閩清縣以“三農服務超市”平臺為載體,通過每年開展專題培訓班、線上線下、駐點掛勾、下鄉入戶指導,點對點、鍵對鍵、面對面的菜單式服務,培養一批有文化、懂農業、愛農村的新型職業農民,示范帶動鄉村振興。
截至2019年8月,“三農服務超市”共接待政策咨詢人數3000余人,主要咨詢獎補政策、貼息政策及保險補貼等惠農政策;開展三場專場政策宣講會,并通過自媒體矩陣、媒體平臺宣傳政策;實地調研走訪了閩清縣16個鄉鎮近50個村,宣傳“三農服務超市”服務及惠農政策。
工作人員對“三農服務超市”服務政策進行宣講
“三農服務超市”聘有專職創業導師10名,建有鄉村振興工作站1個,引入了36位來自清華、北大等高校的青年學子,開展實踐調研,打造閩清鄉村振興“試驗田”。
閩清還大力推廣“雙創中心”“引鳳計劃”,采取校地聯姻、產業聯盟、股份合作等方式,鼓勵外出農民工、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城市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新創業,同時為各類青年創業人才提供技術、資金、政策等扶持,讓閩清成為投資創業的熱土。
閩清設立了1500萬元現代農業扶持資金,專門用來扶持壯大農業產業,培育了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5家,休閑農業43家,其中省級休閑農業示范點4個、市級農業休閑示范點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419家、家庭農場114個。
為了讓產品賣得出去、銷售無憂,閩清縣制定了產銷聯合體方案,將農業生產、農資供應、農產品銷售三者聯合,對接永輝超市等渠道訂單,由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小農戶連片種植、進行適度規模經營,實現一體化發展。目前,已協助優化打造了3個單品產銷聯合體,即神天聯合社橄欖產銷聯合體、海西匯農芋頭柑橘產銷聯合體和源鳳農場微農經濟聯盟。在此基礎上,閩清將繼續推動構建一村一企(合作社)+一鎮一倉儲+鄉鎮產業聯合社(龍頭企業)+縣級農特產供應鏈平臺的全縣農業產業組織體系和產業體系。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如何加快城鄉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相關人士這樣說……2019-12-02
- 福清江鏡鎮南宵村鋪就多彩鄉村振興路2019-11-29
- 閩清舉辦反家暴宣傳活動 開展法律咨詢服務2019-11-29
- 閩清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開工2019-11-28
- 扎扎實實抓好主題教育 久久為功推動鄉村振興2019-11-27
- 福建約6000個村莊達到“綠盈鄉村”標準2019-11-27
- 南靖縣梅林鎮:讓利于民,喚醒沉睡的溪岸2019-11-26
- 閩清白河江優質甜橄欖豐收2019-11-25
- 閩清蓮宅村打造“五蓮文化” 入選省級鄉村振興試點2019-11-25
- 閩清縣多舉措服務種植戶抗旱2019-11-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福清經驗”2019-12-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