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督導員在鋪前御園小區參與垃圾分類工作。
海峽網11月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文 池遠/攝)昨晚6點,家住臺江區尚都苑小區的鄭鈴珊與小伙伴準時出現在小區垃圾分類屋前,她從社工手中接過志愿服,戴上手套,又讓家長在“志愿匯”APP上打卡簽到,很快就進入了角色。鄭鈴珊是臺江第三中心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也是臺江區首批35名“紅領巾垃圾分類小督導”的一員。
“阿姨,請問您倒的是什么垃圾?”“謝謝您對垃圾分類的支持!”比起第一次上崗時的緊張,鄭鈴珊如今已駕輕就熟,除了引導居民正確投放垃圾,有時還與垃圾分類督導員搶著干活。別小看這些“紅領巾”,他們都是持證上崗的正規軍,胸前都掛著志愿服務證。“上崗前,我們對小督導們都進行了培訓,現場也安排了社工進行指導。”福州市親鄰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社工陳玲鈉說。
“紅領巾垃圾分類小督導”是如何產生的?共青團臺江區委副書記李婷告訴記者,由臺江團區委聯合區教育局、洋中街道,以臺江第三中心小學為試點,同時利用本土社工機構的優勢,建立垃圾分類工作“家校社”聯動模式,在洋中街道鋪前社區內培育出全市首批“紅領巾垃圾分類小督導”。
在“家校社”聯動模式下,家庭、學校、社區三位一體,共同推動垃圾分類“四定”工作。
家庭層面,由孩子們帶動家長參與垃圾分類,讓更多家庭實現精準垃圾分類,成為社區“垃圾分類示范家庭”。
學校層面,由社工進駐校園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招募“紅領巾垃圾分類小督導”志愿者隊伍,并通過“志愿匯”系統統計志愿服務時長,作為校內評優評先的依據之一。
社區層面,安排學生們定時參與家門口的垃圾分類督導,每周三、五、六各開放兩個可認領的志愿時長,分別為18:00~19:00、19:00~20:00,每名小督導每個月至少要服務2個小時。
小督導們剛上崗,就獲贊連連。“這種方式挺好,小孩都知道垃圾分類,大人再弄不清楚怎么好意思呢。”剛扔完廚余垃圾的居民劉必意夸道。這些孩子上崗后,還不時有同齡人詢問如何加入“紅領巾垃圾分類小督導”。
責任編輯:黃仙妹
- 重要提醒!這件事千萬別忘了做!事關養老金領取!2019-11-07
- 獎品目錄未備案 福州一游藝娛樂場所被罰5000元2019-11-07
- 電動自行車10日起可更換新號牌 福州五城區各暫定2個回收點2019-11-07
- 開放福州 通聯世界2019-11-07
- 停水停電!涉及福州5區1縣,你家有受影響嗎?2019-11-06
- 2019年福州市專利獎名單出爐!2019-11-06
- 福州又有14項不動產登記業務辦理時間壓縮2019-11-06
- 南平人注意!生活垃圾今后這么扔2019-11-05
- 注意!11月12日起,福州這5條公交線路將有變更2019-11-05
- “雙11”預售數據顯示:福州人醫藥健康消費居全國第七位2019-11-0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從愛好到專業 福州馬尾區一村支書參與山地救2019-1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