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網10月31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通訊員 吳志)近日,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美國癌癥協會和國際癌癥控制聯盟三大權威機構,聯合發布第三版《癌癥地圖集》。
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有1810萬人新發癌癥,960萬人死于癌癥。其中,一半的癌癥新發和死亡病例發生在亞洲。而中國是全球新增病例(430萬例,占總數的24%)和死亡病例(290萬例,占總數的30%)最多的國家。
針對這份《癌癥地圖集》,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醫院腫瘤科主任陳曦為讀者詳細解讀,提醒用“癌癥地圖”,調整防癌方式。
2017年全球230萬人死于吸煙
“中國2018年癌癥新增和死亡病例居首,其中吸煙被認為是首要原因。”陳曦指出,《癌癥地圖集》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有230萬人死于吸煙,占所有癌癥死亡人數的24%。
吸煙者照樣長壽,還能減肥?吸煙可以提神?抽中草藥制成的煙能補腎壯陽?針對一些所謂的吸煙有“益”論,陳曦強調,所有的煙草制品,包括中草藥卷煙,散發出的高濃度化學物質都有致癌性和成癮性。而在室內環境中,無論是加裝排風扇、空調,還是其他裝置,都無法避免非吸煙者遭受二手煙、三手煙的危害。
此外,陳曦提醒大家注意,《癌癥地圖集》中提到,幽門螺桿菌、人乳頭瘤病毒、乙型肝炎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是4種最主要的傳染性病原體,需要注意防范。
乳腺癌被稱為“第一紅顏殺手”
《癌癥地圖集》顯示,乳腺癌幾乎是所有國家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癥,被稱為“第一紅顏殺手”。
“目前觀點認為,晚期乳腺癌是一種慢性疾病,需要按照慢病來進行管理。”陳曦說,切勿輕信某些補品的虛假治癌效果,不要盲目地把生命押在所謂的“神藥”“神醫”或者“祖傳秘方”上。臨床上,維持治療應貫穿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全部治療周期乃至整個生存期,只要患者經濟允許并能耐受,內分泌治療聯合靶向治療,應作為最重要的治療手段予以考慮。
“女性要學農村老阿婆,做到粗茶淡飯、戒煙限酒、適時篩查、規范診療等。”陳曦建議,女性可根據體檢報告,結合自身個體化情況,選擇合適的檢查手段進一步檢查。有乳腺癌、卵巢癌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可以考慮做對應的精準基因檢測。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按照目前的趨勢,到2069年,估計全世界將新增4400萬例宮頸癌病例,有效地進行高危篩查和疫苗接種,則可以減少1300萬例宮頸癌病例。
用生活“規矩”降低患癌概率
《癌癥地圖集》數據顯示,超重增加13種癌癥風險。“每個人都應該從這些‘死亡數據’中獲得教訓,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陳曦指出,人們應根據不同的體質、性別、年齡等因素,通過健康的飲食、生活方式來預防癌癥的發生,例如,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避免酒精、含糖飲料,平時多清理“情緒垃圾”,保持愉悅心情,用生活“規矩”來降低患癌概率。
此外,陳曦提醒,有某種癌癥家族史的人,在40歲后最好做一下精準防癌篩查,如果是肺癌的高危人群,應定期做胸部低劑量CT檢查;胃癌高發人群則應重視電子胃鏡檢查;長期便秘或有腸道息肉的患者,應每年做一次電子腸鏡檢查。
責任編輯:黃仙妹
- 2040年全球癌癥病例將增六成怎么回事 全球癌癥發病率排名2019-10-22
- 日本福島劇毒泄露氰化鈉泄露超標近50倍 最大的長期健康風險是癌癥2019-10-22
- 日本福島劇毒泄露氰化鈉泄露超標近50倍 長期健康風險是癌癥2019-10-19
- 左乳現“小酒窩”竟是乳腺癌!6大類人群要注意2019-09-10
- 男子取腎結石 醫生在手術臺上發現癌癥2019-08-07
- 隆胸假體引發罕見癌癥2019-07-25
- 加強癌癥早診早治 高血壓等疾病用藥納入醫保報銷2019-03-06
- 國產抗癌新藥 從“五年1個”到“一年5個”2019-02-26
- 我國將加強癌癥防治 加快抗癌新藥注冊審批2019-02-20
- 日本最新統計顯示2016年癌癥患者人數創新高2019-01-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高新區虎秀路一期工程通車 下月底全線貫2019-10-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