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者在三樓重生館參觀。
海峽網9月29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琳/文 張旭陽/攝)昨日上午9點半,隨著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在三山人文紀念園開館,使得這座福州歷史上第一個城市記憶公園,繼建成系列英雄雕塑、愛國名人銅像、抗日志士英名墻、抗日老兵手模銅雕群之后,再添大型室內展覽館。至此,三山人文紀念園已頗具規模,以展示載體的多樣性、展示內容的豐富性、紀念活動的廣泛參與性,成為集收藏、展示、研究、紀念于一體的福建第一個城市人文公園。
在昨天的開館儀式上,中共福州市委黨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授予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福州市黨史教育基地”。
銘記先賢:福州首座城市記憶公園
作為福州首座城市記憶公園的三山人文紀念園位于閩越國遺址區域,毗鄰王審知墓、林則徐墓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園內有林紓墓等福建省級文保單位。
目前,三山人文紀念園已建成將軍山紀念園、名人藝術園、福州抗日志士紀念墻、抗日老兵手模銅雕墻、中山艦抗日將士紀念碑等,創下兩項福州第一:福州擁有人物雕塑最多的公園,不但擁有鄧子恢、劉亞樓、楊成武等58位新中國開國英雄的雕塑,還擁有鄧拓、陳景潤等20余位福州籍愛國名士大型銅像;紀念愛國志士人數最多的文化園,僅福州抗日志士紀念墻就鐫刻了8000多位抗日志士的英名。同時,此地形成抗戰勝利日紀念活動等一批銘記先烈品牌活動。
別樣史書: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
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位于名人藝術園旁,展館呈“人”字造型,面積1500平方米,展示的中心內容為1839年至1949年間歷史潮頭的福州先賢,分“海納”“擊楫”“重生”三個部分,以傳統的圖文、雕塑、場景復原為主,輔以現代電聲光媒介,在百年歷史時間與空間中,形象展示了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爭取民族復興的偉大進程,詮釋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是福州第一座集近代史、現代史于一體的歷史展覽館。
一樓海納館,展示林則徐、沈葆楨、嚴復、林覺民、黃乃裳等一批福州先賢的事跡,再現了鴉片戰爭至1911年世界大勢與中國重大歷史事件,如虎門銷煙、鴉片戰爭、洋務運動、馬江海戰、甲午海戰、百日維新、戊戌變法、同盟會創立、廣州起義等,成為一部形象且精要的別樣版本中國近代史,也展示了福州人在中國近代史上的獨特地位與作用。
二樓擊楫館,以1920年9月出版的第一部無差錯版《共產黨宣言》漢譯本為展示中心,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創立、發展的過程,可以說是一部別樣版本的中國共產黨建黨簡史、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簡史。在這個館,人們可以透過中共早期領導人王荷波、中共早期理論家林可彝、中共早期工人領袖林祥謙等一批福州先賢的故事,展示福州人為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建立、發展做出的貢獻。
三樓重生館,最引人注目的是毛澤東于抗日戰爭時期在延安寫下的“抗日宣言”和一筆揮就的“奮斗”墨寶。以時間軸為展線,透過福州人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特殊貢獻,展現了自抗日戰爭至新中國成立的進程。
鎮館之寶:紅色文物首現八閩
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集文物、文獻和老照片收藏、展示、研究于一體。
開館之時與觀眾見面的即有1920年9月版《共產黨宣言》、毛澤東手書“抗日宣言”、毛澤東墨寶“奮斗”、中共首任總書記陳獨秀致福州人何遂長信、周恩來在延安紀念“九·一八”的墨寶。
據專家介紹,這些紅色文物堪稱鎮館之寶,皆是首現八閩,擁有極高的文物價值和教育價值。
三山人文紀念園董事長林軍在接受采訪時說:“我們不但要更多征集、收藏紅色文物,還要組織專家進行深入研究,在研究的基礎上,活化運用文物,讓紅色文物成為紅色文化教育的極好載體,將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建成紅色基因庫。”
呈現在展館中的珍貴文物,還有林則徐遺折冊、林則徐精拓遺像、沈葆楨巡臺手札、甲午戰爭期間日軍在中國的作戰令等。
多重展示:沉浸式觀展如臨其境
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充分運用了現代聲光電媒介,進行多重展示,特別是在提升沉浸式觀展度和參與度上做足文章。
在擊楫館,林徽因胞弟、空軍烈士林恒照片前設有聚聲罩,只要參觀者站在聚聲罩下,就能響起林徽因在得知弟弟壯烈犧牲時含淚寫下的《哭三弟恒》一詩,聲聲泣血,字字不屈,表現了中國人民絕不屈服于強虜的鋼鐵意志。
在重生館的建國篇章,以天安門為主要場景,仿城樓城墻設計,再現開國大典廣場上萬眾歡騰的場面,采用三通道弧幕配合地投,可讓參觀者如臨其境。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嫁”給醫療事業無怨無悔 走近福州98歲全國2019-09-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