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古厝中解讀福州歷史文化DNA
福州日報小記者到馬尾昭忠祠參觀,開展福州古厝研學活動。 記者池遠 攝
海峽網7月24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福州古厝是福州歷史文化的載體,我們可以從中解讀出獨屬于福州的歷史文化DNA。”
26日~28日,福州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將在福州海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論壇由市委、市政府、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主辦。昨日,福建省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顧問、總建筑師黃漢民接受記者采訪時,談到即將舉辦的論壇,充滿了期待。
黃漢民告訴記者,福建傳統民居類型豐富,放之全國也是數一數二的,福建每個地方傳統民居又各具特點。“馬鞍墻便是福州傳統民居最鮮明的特色”,黃漢民說,福州的馬鞍墻充滿了曲線美與韻律感,很有地域特色,同時各縣的馬鞍墻又不盡相同,有的注重韻律感,有的強調線條的視覺沖擊感,非常豐富,讓人贊嘆不已。
黃漢民表示,探訪福州古厝仿佛翻閱厚重的史書,讓人時時驚嘆先人的智慧。采訪中,他打開電腦,隨手點開一個福州古厝的照片文件夾,向記者介紹:“你看,這天井是開放式的,首進建筑的外墻較矮,這樣冬天可以讓陽光照到整個天井,讓人暖意頓生。你再看后院,外墻比前幾進高多了、天井也窄了許多。這也是有講究的,因為福州夏季炎熱,高高的外墻可以遮蔽夏日灼熱的陽光。”
福州古厝小而美的園林設計,讓黃漢民贊嘆不已。他以三坊七巷的小黃樓為例,在小黃樓百來平方米的花園內,小橋、假山、亭臺樓閣、水池雪洞……應有盡有,甚至可以在一面墻上,設計出層層疊疊的山水景觀。中國古建筑為現代建筑提供了無窮的設計靈感。
中國人講究“天人合一”,黃漢民說中國古建筑也彰顯了這一精神內涵,中國古建筑的選址要考慮地理條件,往往采用木結構,取之大自然、歸于大自然,用眼下的熱詞形態就是“生態、環保”。他特別指出,中國古建筑通常是木構建筑,福州古厝也不例外。在建筑上可以做到不用一顆釘子,這就是讓外國人驚嘆不已的“榫卯”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將兩塊木塊銜接處打造成凹凸形狀,使凹處與凸處形成完美銜接,讓中國眾多古建筑歷經千百年而屹立不倒。
說到這,黃漢民深有感觸地說:“參觀中國古建筑不僅可以感悟到其獨特的魅力,還可以讓人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令人自豪感油然而生,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
黃漢民是福州人,他認為福州古厝不僅讓人們記住了鄉愁,而且有利于福州千年文脈的傳承。對于歷屆市委市政府對福州文化遺產保護的重視與取得的成效,黃漢民點贊不已:“舉辦福州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是市委市政府重視文化遺產保護的又一舉措。”
黃漢民提出,可以在古厝保護的基礎上對其活化利用。他強調,建筑的外觀不可動,要注重保留建筑的原有肌理,對于內部局部的改造是可逆的,“在修復中,一定要修舊如舊,采用原工藝、原材料,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古建筑的歷史文化信息”。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將舉行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 助力文化遺產保護工作2019-07-21
- 龍文區九十九灣:商來好“客情” 夜來好光景2019-07-21
- 福州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26日~28日舉行2019-07-20
- 原來,你是這樣的“古厝”2019-07-12
- 福州推出古厝主題城市微旅行2019-06-21
- 閩侯設立古村落·古厝文化生態司法保護示范點2019-06-20
- 傳承歷史文脈 福州晉安古厝煥發新生2019-06-14
- 福州推出10條古厝旅游線路2019-06-11
- 福州古厝怎樣玩?市文旅局推出古厝主題旅游線路2019-06-11
- 保護好古建筑文物 福州古厝重煥生機2019-06-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省級非遺福州喜娘文化種進小學生心間2019-07-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