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臺江:保護古建筑風貌個性 弘揚老城區商賈文化
俯瞰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
南公園。
海峽網7月22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顏瀾萍 林晗/文 鄭帥/攝 通訊員 杜成發 林言枝 賴思慧)6月8日,《人民日報》重刊2002年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為《福州古厝》所作的序,序言指出:“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就是保存歷史,保存城市的文脈,保存歷史文化名城無形的優良傳統。”
作為福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臺江歷史文化資源豐富多樣、風格獨具。近年來,臺江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珍惜這些文化“家底”,主動保護和傳承文物史跡、古厝會館、商賈民俗等為主體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古建筑的歷史風貌和個性,讓歷史文物真正“活”起來。
工人在修復隆平路一處老房子。
修繕老建筑 重述老故事
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蒼霞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南公園特色歷史文化街區……在臺江,這一處處歷史建筑,就像這座城市的DNA,承載著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記憶。據統計,臺江目前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143處、歷史建筑70處,另有各地會館二三十處。
文物保護工作內涵豐富、責任重大、任務艱巨,如何像愛護生命一樣愛護這些文化“家底”,成為擺在臺江區面前的重要課題。
走進重新開放的上下杭,古樸的青石板路、保留完好的老宅樓閣,似乎在訴說著臺江區對歷史文物保護和傳承的生動實踐。
作為“閩商精神”的重要發祥地,上下杭匯集了生順茶棧、采峰別墅、永德會館、咸康藥店、星安橋、三通橋等多個文物保護單位,被稱為“福州傳統商業博物館”。
歲月沉浮,見證了閩商文化歷史變遷的上下杭,從商貿繁華地變成了成片舊屋區,曾經清澈的三捷河也淤泥堆積。
上下杭街區保護性整治啟動之初,便遵循著“修舊如舊”和“小規模、微循環”的原則,有計劃、分階段進行,避免了大拆大建。臺江區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修繕過程中,除了維持原有街區的格局與尺度之外,最大限度地保留舊有建筑及歷史信息,對古民居、古會館、古戲臺進行修繕,對內部功能進行改造并重新利用。
針對難以就地保存的文化史跡、人文記憶,臺江區及時以實物、影像、聲音等多種形式予以保存,為市民留下鄉愁記憶。
而在舊改、水系治理過程中注重同步保護歷史文化街區,是臺江區的另一經驗。“在推進南公園片區房屋征收工作中,全面啟動南公園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開發,持續推進重點文化古跡的修繕和更新。”上述負責人介紹,爭取到明年,南公園歷史建筑群基本建成,特色歷史文化街區雛形初現。
修繕后的古田會館,成為臺江道德講堂舉辦場所。
省級文保單位柔遠驛。
傳承歷史文脈 守護文化遺產
福建省委聯絡站舊址設置了閩浙贛省委太平山聯絡站舊址陳列展;柔遠驛作為福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常設有福州與琉球友好關系史跡展;閩清會館作為福建省屏山畫院分院,陳列了不少書畫……臺江區委主要領導表示,文物保護利用和傳承發展是一項涉及面廣、綜合性強的系統工程,要推動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文物保護格局。對于已修復的文物保護單位,臺江區將其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讓沉睡多年的文物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同時,臺江區深入挖掘上下杭、南公園、琉球館等一批古建筑群和文物,以及茶亭十番音樂、陳文龍信仰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背后所蘊藏的思想內涵和精神價值,十分重視歷史文脈的傳承交流,集中展示好、延續好臺江厚重的歷史積淀和文化底蘊。
笛子、云鑼、椰胡……今年拗九節,臺江第四中心小學上演了福州味十足的十番音樂“快閃”,明快流暢的曲調聽上去奇妙無比,贏得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精彩演出的背后,是臺江區對歷史文脈傳承所付出的努力。早在2006年十番音樂列入我國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后,臺江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便在臺四小設立茶亭十番傳承基地,為茶亭十番音樂的傳承積蓄后備力量。開設十番音樂校本課程、舉辦十番習奏會、組織十番音樂知識競答……如今,十番音樂已在這所學校生根發芽,融入每一名學生的生活。
近年來,臺江區充分發揮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優勢功能,重視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活動,做好“非遺”繼承人培養工作。目前,該區已確立73位區級“非遺”代表性繼承人,另有國家級、省級、市級“非遺”代表性繼承人1人、4人、2人。除了專業的非遺傳承人,臺江區還積極發揮文化志愿者的力量,參與歷史文化傳承。
“古田會館是臺江區別具特色的老會館,由長期在臺江經商的古田縣商幫集資建設,具備停宿、儲運、交際功能。”在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時常能看見臺江區紅領巾志愿講解員,他們精彩的講解令游客拍手稱贊。來自寧化小學的志愿者石靖宇說:“我們每個人都是歷史文化的傳承者,希望更多人加入我們。”
位于閩江畔的福州青年會。
改造后的中平路
強化“商旅文”聯動 推動高質量發展
位于解放大橋橋頭的福州青年會廣場,是人們夜晚休閑聚餐,賞景納涼的好去處。這處“百年地標”,在新時期煥發新活力。
“青年會就在閩江畔,有著深厚的人文底蘊,人們在休閑聚餐的同時,還能欣賞美麗江景。”福州青年會運營方負責人王則平說。
不遠處,三捷河畔更是游人如織。隨著咖啡廳、茶座、書店、民宿等業態商家入駐,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成為市民游客“打卡”的新地標。
據了解,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自營自建片區分為藝術商務區、文創休閑區、夜月娛樂區等三個區域,采取招商修復相結合的方式,精心挑選優質商戶,目前街區已修復項目全部招商完畢。此外,為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計劃于國慶節前再完成28家商戶的招商開業工作,同時積極引入世界知名品牌、五百強連鎖等重量級商業項目。
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只是臺江區推動“商旅文”聯合發展的一個縮影。“實踐和經驗告訴我們,持續發力、超常運作,全力推動商旅經濟發展,是臺江迎頭趕上、實現彎道超車的又一個重大戰略選擇。”臺江區政府有關負責人介紹,臺江歷來就是商業旺地、商貿重鎮,是“福州商魂”的重要發源地,發展商旅經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前景廣闊。
近年來,臺江區圍繞促進產業發展提升,依托文物資源發展旅游、文創等產業,強化“商旅文”聯動,結合“蘇萬寶”等核心商圈改造提升,有機串聯歷史文化街區、濱江旅游街區,積極推動商貿歷史文化特色與旅游、休閑等現代商業業態的有機融合,帶動食、住、行、游、購、娛,努力把歷史文物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勢,惠及人民群眾。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臺江“商旅文”聯動發展 人氣越來越旺2019-07-17
- 福州臺江區開展“暑期藝術加油站”少兒公益培訓2019-07-12
- 福州臺江300多人上演創意快閃 獻禮新中國70周年華誕2019-06-28
- 福州臺江二季度開工27個項目 總投資163.3億元2019-06-25
- 福州臺江三大歷史文化街區重煥生機 昔日棚屋區成旅游勝地2019-06-11
- 《福州古厝》序2019-06-08
- 姜建玲:經營幸福“小家” 照顧社區“大家”2019-05-27
- 福州臺江:“樓長制”給力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2019-05-23
- 福州臺江餐飲老字號擁抱新零售 顧客盈門2019-05-17
- 臺江第二屆福州青年會音樂節開幕 優美旋律激勵新青年2019-05-0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又一國際科技公司落戶晉安!將引入汽車領域“2019-07-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