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福州檢方發布典型案例 提醒市民小心非法集資慣用伎倆
海峽網6月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王威 通訊員 程慧)“拿錢加入,錢能生錢!有錢一起賺!”這種拉人投資的話語,往往是不法分子誘人上當的“利器”,不少人因此傾家蕩產。記者從福州市人民檢察院獲悉,從2018年至今,全市檢察機關共批捕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案件154件175人,批捕組織領導傳銷罪案件15件17人,批捕集資詐騙罪案件8件9人。昨日,檢察機關扒開了非法集資犯罪分子騙人慣用的“馬甲”。
騙局一:
“錢多”靠得住?做局!
2015年,賈某在福州注冊成立一家財富投資有限公司,到處宣傳公司有高回報的P2P線上理財產品和線下投資項目。
為騙取客戶信任,賈某找人制作虛假的《銀行保證金質押合同》,謊稱該公司在銀行有大額的保證金質押;并向他人借用二手車車城作為場地,組織多名老年被害群眾前往參觀,謊稱那里是該公司旗下的二手車車行。
賈某時常在酒店召開推薦會,宴請被害群眾聚餐等,營造出公司資金雄厚的假象,以便瘋狂吸金。
據查,從2015年至2016年,賈某與近百名被害人簽訂協議,共收取980萬元以上,造成被害人損失達820萬元以上。該案經臺江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臺江區人民法院以集資詐騙罪,判處賈某有期徒刑11年,處罰金15萬元。
騙局二:
融資可“暴富”?假的!
2015年,梁某在福州成立一家基金管理公司,以某房地產項目融資的名義,允諾高利率回報,聘用業務員向老年人、再就業人員、拆遷安置群眾等防騙意識薄弱的群體進行鼓吹、宣傳,騙取公眾存款。
截至2017年9月,梁某共向192名被害人非法吸收資金共計2700萬元以上。案發后,鼓樓區人民檢察院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批準逮捕梁某,目前該案正在公訴審查中。
騙局三:
買一送二?別信!
2017年4月,杜某在長樂成立一家經營批發、零售珠寶首飾的實業有限公司。從當年8月起,杜某以免費贈送所謂的“高價翡翠”為誘餌向公眾公開宣傳,以“買一送二”的形式(即投資5個月賺回本金、10個月賺一倍本金,每10天結算投資返利款)慫恿群眾進行投資,騙取127萬元以上。
同年12月,杜某等人逃匿。不久后,杜某被抓獲。該案經長樂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后,長樂區人民法院以集資詐騙罪,判處杜某有期徒刑7年,并處罰金7萬元。
騙局四:
拉人層層賺?傳銷!
2012年,楊某在安徽加入“自愿連鎖經營業”(又稱“1040陽光工程”),先后在安徽和福建從事傳銷活動。楊某稱“自愿連鎖經營業”是“受國家政策扶持,并為當地經濟建設服務的項目”。
他謊稱,參與人只要投資6.98萬元,直接或間接層層發展下線,經過兩三年的資本運作,從中獲取返利、提成或分紅,最后可賺到1040萬元。
通過層層發展下線,慫恿群眾介紹新人加入,楊某的傳銷組織整體架構層級達13級、人數達100人以上,涉案金額250萬元以上。該案經羅源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羅源縣人民法院以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判處楊某有期徒刑5年6個月,并處罰金5.5萬元。
檢方提醒:
1.不要輕信他人的一面之詞,投資不會“天上掉餡餅”;
2.不要輕易轉賬匯款,且交易談成要簽訂正規的合同;
3.一旦發現被騙,保存好相關證據,立即報警。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平安產險福建分公司:“防范非法集資·構建和諧金融環境”在行動2019-05-29
- 中國官方提出嚴禁養老機構向入住老年人非法集資2019-05-23
- 泉州發布非法集資風險提示:拒絕高息誘惑 遠離非法集資2019-05-23
- 非法集資換“新馬甲” 怎么破?做到“三看三思三不要”2019-05-22
- 福建防范非法集資集中宣傳啟動 構筑線上線下多層次宣傳2019-05-22
- “福建打擊處置非法集資”微信公眾號上線2019-05-22
- “推動中國法治進程十大行政訴訟典型案例”發布2019-04-03
- 三明100多名老人共被騙450余萬元,只因輕信這件事……2019-03-27
- 福州市消委會公布2018年消費投訴十大典型案例2019-03-13
- 福建省法院公布10個典型案例 提供司法服務保障優化營商環境2019-03-0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電動車交通違法整治初見成效2019-06-0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