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让男人桶30分钟,黑人狂躁日本艳妇a片软件下载,美国色黄xxx大片,娇妻系列交换 纯肉高h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原標題:閩侯大坂村鄉愁館:一座眾籌的鄉愁館

閩侯大坂村鄉愁館:一座眾籌的鄉愁館

大坂村鄉愁館。

海峽網10月24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陳濱峰 楊瑩 謝星星/文 葉義斌/攝 通訊員 陳建鋆 張存金)

土坯木門青瓦房,山高水長稻田香。23日,在閩侯縣城工作的卓廷苗專程回了趟老家——小箬鄉大坂村。

“會長,我回來啦,叫人來家里搬啊!”遠遠瞧見村老人會會長卓廷富,卓廷苗大聲招呼道。不一會兒,來了幾個人,合力把一對年代感十足的筑墻板,從卓廷苗的新房搬進隔壁的鄉愁館。

“放第三展廳,跟墻槌擺一起。廷苗,多虧你的‘寶貝’,現在這夯土墻的老物件可就齊了!”卓廷富兼任鄉愁館館長,他仔細地為展品登記造冊,小心翼翼地貼上標簽條“捐獻者:村民卓廷苗”。

“這些‘老家伙’,放在家里蒙塵當破爛,放在鄉愁館啊,可就成‘寶貝’了。”卓廷苗笑容滿面,這是他向鄉愁館捐獻的第6件展品。

上至1626年的錢幣,下到近現代的農具、書籍,大坂村鄉愁館已收藏百余件老物件,所有展品都由村民自發捐獻。這座由村民們自籌辦起的鄉愁館,也成了大家的“寶貝”。它如一塊磁石,吸引著全村人的心,又如一把發光的金鑰匙,打開了大坂的鄉村振興路。

閩侯大坂村鄉愁館:一座眾籌的鄉愁館

村民捐獻的打谷桶。

“老宅,拿去用吧”

鄉愁館坐落在大坂村中心村道旁,共兩層,設有6個展廳,分別從衣、食、住、行、用、藝等方面講述大坂的鄉土故事。

“這里以前是村民的老宅,荒廢了十幾年,周邊雜草叢生,看起來陰森破舊。”2017年,大坂村駐村第一書記涂美英看上了這座不起眼的老宅。

當時,駐村不久的涂美英走訪村民時了解到,村里只有一個農家書屋,村民們渴望能多一些文化活動場所。何不利用這座老宅,建一座鄉愁館呢?“既能改善環境面貌,村民又能多一處文化活動場所,還能保留更多鄉土文化。”涂美英一提出設想,就得到了村兩委的支持。村黨支部書記卓廷生馬上聯系了屋主。

老宅建于1949年,由村民卓廷美、卓廷遠、卓廷苗三兄弟共有。他們早已各自成家,家庭成員頗多,加上又是祖宅,能同意嗎?

“拿去用吧!”卓廷生沒想到,上門征求意見沒多久,卓廷苗就給了他答復。卓廷苗告訴記者:“我們三家人商量了一下,覺得鄉愁館做好了,可以教育子孫后代,是件好事,當時就決定無償給村里用10年。10年以后的事,到時候再說。”

“把祖宅讓出來辦鄉愁館”,成了村里的頭號新聞,家家戶戶都想著出點力,有的幫忙搬東西,有的幫忙做衛生。

“這個消息就像點著一個引子,迅速燃起了全村人的熱情。”涂美英說,大坂村是傳統農耕村,曾是省級貧困村,“新農村、新農民,我能感受到,不管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村民們都非常渴望改變”。

被這種渴望深深感染的涂美英,也為鄉愁館忙活起來。修繕加固缺資金,她利用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向上級爭取了20多萬元專項資金;設計陳列缺能人,她請共建單位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美術系的師生來幫忙。

短短半年時間,大坂鄉愁館的修繕工作順利完成。

“展品,我們無償捐了”

鄉愁館修好了,展品從哪來?“要留下鄉愁,就展示咱們村民自己的老物件!”愛好收藏的卓廷富,帶頭從自己的藏品中精選了42件送到鄉愁館。不用開會,不用挨家挨戶動員,鄉愁館門前一聲吆喝,人人都回家找東西。

打谷桶、木耙、百年大床、烤火籠、小人書……一件件歷經歲月洗禮的農具、家具、日用品、書籍等,從村民家里匯集到鄉愁館。雖然它們或“衣衫不整”,或沾滿泥土,但都記錄著春華秋實的喜悅,也飽含著悲歡離合的故事。

“你看,這是最早的碾米機,俗稱‘土籠’。把稻谷放進去,旋轉‘土籠’,破殼的稻谷就會從縫隙里流出來……”卓廷苗不僅捐出祖宅,還捐了許多農具。15年前,他從田埂奔赴縣城打工,如今操作起土籠,依然動作嫻熟。

鄉愁館2樓的一間展廳里,百年大床、衣柜、梳妝盒、貼著喜字的燈籠等老物件有序擺放,勾勒出舊時農家起居生活的場景。“這張床傳了四代人,是祖輩結婚時用的,我小時候也睡過呢。”大床捐贈者是大坂村族長卓幫清,今年已90歲,介紹起老物件手舞足蹈,仿佛回到孩童時代。“以前生活苦啊,你看這些糧票、布票,家里都舍不得用。改革開放以后,生活慢慢好起來,還用上了傳呼機,添置了黑白電視機……”望著鄉愁館里跨越幾十年的物件,卓幫清的眼眶漸漸濕潤。

對年過六旬的卓啟梅來說,鄉愁館就像詩里寫的,如一張船票,一頭連著他,一頭連著母親。“母親過世十幾年了,她年輕時用的梳妝盒我們一直保存著,這次村里辦鄉愁館,我決定捐出來。”卓啟梅說。

對村民們來說,鄉愁館留住的不僅是一段段記憶。卓啟梅說,逢年過節子孫們從各地回到大坂村,總要帶他們逛逛鄉愁館,告訴他們祖輩勤勞節儉、踏實奮斗的故事。

“服務,大家一起上”

鄉愁館建起來、布置好,誰來管理、維護呢?答案依然是,眾籌。

第一個響應的是卓廷富,他不僅是看護人,還是義務講解員。不管是村民,還是外來游客,只要有人來,他就會詳細介紹館內的展品。“村民信任我,就由我來為大家守住鄉愁!”卓廷富說。

卓廷生字寫得好,又是村干部,便帶頭做起村民捐獻物品的登記造冊工作,登記每一件展品的捐贈信息。

村里的婦女組建起“卓瑪”志愿服務隊,為游客提供服務。“我們沒什么文化,但能歌善舞,可以為大家表演!”“卓瑪”志愿隊負責人林益美說。

“我回家搬梯子來。”“不行呀,這鋼筋太長了,得剪!”“我有工具,馬上去拿。”這不,聽說鄉愁館要裝監控設備保護館里的“寶貝”,熱心村民們又趕來幫忙了。

“建鄉愁館,全村齊參與。能感覺到,大家比以前更加團結,更有凝聚力了。”卓廷生說。

“未來,一定越來越好”

在村民心中,鄉愁館不僅是重溫過去、延續情懷的地方,更承載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沒打廣告,一傳十、十傳百,大家都知道了。”卓廷富介紹,鄉愁館建好后,先是吸引了周邊村的村民,后來是外面的游客,僅今年國慶假期,就有近千名游客前來參觀。

這些都讓村民們更加堅定了鄉村振興的信心。“鄉愁館以前是那么破舊的房子,現在搖身一變,成了村里的地標。這些變化,大家都看在眼里,觀念也隨之改變。”涂美英說,村里要引進福建省中藝美術館做藝術村項目,村民們立即支持,近30戶村民爽快地簽約,無償提供10年老宅使用權。目前,藝術村一期項目已改造完成,已有6名藝術家駐村創作。

聽說家鄉的變化,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也為之振奮,紛紛回到大坂創業。從沒種過地的卓金伙,返鄉扛起了鋤頭,和好友卓正權一起承包土地,種起了有機蔬果,發展采摘游。最近,他們又投資50萬元建民宿、農家樂,忙得不亦樂乎。

“大坂村正在申請‘美麗鄉村再提升村’項目,鄉愁館有望迎來升級。”卓廷生介紹,他們還在對接旅行社,積極打造以大坂為中心,串聯周邊村莊的鄉村游路線,“大坂的未來,一定越來越好”。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高新區舉辦“五個一”系列活動 慶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板桥市| 承德市| 盐山县| 响水县| 观塘区| 邵阳市| 冷水江市| 澄城县| 甘德县| 龙游县| 容城县| 武功县| 苗栗市| 葫芦岛市| 当阳市| 偃师市| 和林格尔县| 赫章县| 疏附县| 昭通市| 祥云县| 洛宁县| 怀来县| 金昌市| 江陵县| 区。| 平江县| 玛曲县| 邯郸市| 绥宁县| 巴东县| 岳普湖县| 封开县| 西吉县| 元阳县| 阳山县| 乳山市| 温州市| 棋牌| 平安县| 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