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閩清扶貧推行“家”字工作法 “一鎮一品”助脫貧
黃圣云(右一)和扶貧干部查看已結果的橄欖園。
海峽網10月15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文/攝 通訊員 邱國文 林寶森)閩清建檔立卡貧困戶占全市近1/5,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在中央、省市的正確領導和強有力支持下,閩清全縣上下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大膽實踐,探索總結出務實管用的工作方法,形成一批 “閩清方案”和“閩清經驗”,包括“家”字工作法、住房保障、“一鎮一品”等扶貧工作機制,推動“輸血”向“造血”轉變,催生穩定脫貧的內生動力。
推行“家”字工作法
在閩清縣上蓮鄉蓮埔村,包村干部吳詩銳每個月要到貧困戶方善模家開一場家庭會議。
今年上半年方善模家總收入達59580元,穩定增長;吳詩銳尋找的草藥治好長期困擾方善模的關節炎。在閩清,像吳詩銳一樣全心全意幫扶貧困戶的干部,還有很多。
閩清縣在全縣推行“家”字工作法——話家常、辦家事、成家人,要求扶貧干部拿出“一年踏破三雙鞋”的干勁,用心用情做好精準扶貧工作,實行一周一家訪、每月住一天、一月一匯總、一月一推進等制度,讓幫扶責任人身份向家人、親人身份轉變。
教育好孩子,斬斷貧困代際“遺傳”,是扶貧工作的標本兼治之道。“家”字工作法在閩清教育系統的實踐是開展課外關懷計劃,379名在該縣就讀的貧困學生與課任老師結對子。
“一鎮一品”助脫貧
扶貧要從“輸血”轉向“造血”,產業扶貧是關鍵和核心。
橄欖種植是梅溪鎮一大特色,該鎮白河江種植的鮮食橄欖每公斤賣出好價格,村民人均年收入達到十幾萬元。基于這樣的產業優勢,梅溪鎮紀委書記黃煒幫扶新民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黃圣云,重點也放在發展橄欖產業上。黃圣云說,他家80棵橄欖樹去年嫁接凌峰等優質品種,今年掛果不少,3年后進入盛產期每年有望帶來10萬元收入。
茶口粉干是塔莊鎮特色產業,它與橄欖、糟菜被譽為“閩清三寶”。塔莊鎮幫助茶口村嚴仕坦一家建設廠房生產粉干,還聯系合作社統購統銷,在粉干產出季嚴仕坦家每天增收400元。
據介紹,閩清推廣“一鎮一品”產業脫貧模式,立足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每個鄉鎮重點培育壯大1個主導商品,形成了油茶、食用菌、茶葉、粉干、陶瓷等“十大扶貧特色產業”。
保障到位防返貧
閩清還以“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為核心,在不斷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同時,深化解決因病返貧、無勞動能力脫貧等問題。
在住房保障方面,閩清一方面實施 “提標擴面”專項行動,按照“明窗亮光、明廚亮灶、明墻亮壁、明頂亮堂、明線亮燈”的標準改造貧困戶住房。另一方面推廣“玉水造福搬遷”脫貧模式,涌現出了東橋竹嶺、省璜柴嶺等一批整村搬遷樣板,既實現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又實現了搬遷群眾“搬得進、留得住、能就業”。
如何防止返貧是精準扶貧的難點。閩清縣扶貧辦人士表示,下一階段該縣將構建脫貧戶支出動態監測體系,針對醫療費用、學費等支出占全部支出50%以上的脫貧戶,建立預警機制。同時對近兩年因病、因災、因學導致生活困難的邊緣群體進行集中走訪摸底,建立邊緣人員群體檔案,開展快捷有效的臨時救助措施。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州與定西殘聯開展扶貧協作交流活動2019-03-29
- 推動鄉村振興 山西省百個旅游扶貧示范村“數字化”2019-03-28
- 閩清啟動“梅好”花·果·山網絡推廣年活動2019-03-26
- “絲路非遺·義窯傳承”文旅項目在閩清啟動2019-03-19
- 郵儲銀行龍巖市分行金融扶貧側記 2019-03-12
- “光明扶貧”走近閩清:分級診療疏通“因病致貧”最后一公里塌方2019-03-11
- 閩清送法入村居 292個村(社區)與律師事務所簽約2019-03-10
- 國務院扶貧辦: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脫貧攻堅力度2019-03-08
- 傾盡福州所能助力定西脫貧2019-03-08
- 西藏3年完成產業扶貧項目1493個帶動21萬人脫貧2019-03-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愛情最美好的樣子!丈夫不幸高位截癱妻子18年2019-03-30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