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田鎮樹下村生命公園。
海峽網4月4日訊 (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文/攝) “大家都很樂意將逝者骨灰安葬在公園內,這里不僅環境好、成本低,而且不用擔心違規亂建被拆除。”3日,福清市龍田鎮樹下村的陳依伯,望著眼前剛建好的生命公園輕松地說道。
生命公園,是福清殯葬行業推行的一項創新、環保的殯葬模式,是在建設公園的基礎上,因地制宜設置草坪葬、樹葬、花葬的節地生態葬法。公園栽種四季花草、綠化喬木,將墓碑建在草木叢中,取代傳統整片的墓碑石林。
福清民政局殯葬管理所工作人員姚遠見告訴記者,福清現有人口約137萬人,按每年千分之五的死亡率保守統計,每年的死亡人數大約在6850人。以2017年為例,福清共火化遺體6880具,受傳統觀念“入土為安”思想影響,福清148個鎮(村)骨灰堂、3個公墓區共5165個公墓穴位無法滿足群眾正常殯葬需求,造成違法建墳較為嚴重。
“長久以來,我們對違法建墳一直‘堵’,缺少‘疏’,雖然取得成效,但違法建墳現象屢禁不絕。”姚遠見介紹,2017年,福清共整治墳墓554臺,拆除165臺,制止覆土16臺。近幾年來,福清已經開展過多次大型墓地整治,還是陷入年年整治、年年回潮的惡性循環。
對此,福清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在對全市殯葬管理工作深入調研的前提下,于2017年3月提出建設生命公園新理念。
“建設生命公園,是深化移風易俗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旨在通過疏堵結合,引導廣大群眾轉變傳統殯葬觀念,樹立文明、節儉、綠色、節地的殯葬新風。”姚遠見表示,這不僅能促進骨灰正常有序流動,而且符合“入土為安”的傳統觀念,還可以節約土地,留給子孫后代一片綠水青山。
在龍田鎮樹下村生命公園,節地生態安葬區占地1.5畝,共建設185臺墓,345個穴位。姚遠見介紹,按照樹下村2052人口計算,每年死亡人數為10人左右,足可解決樹下村30年的喪葬問題,真正做到了節地生態安葬。
除龍田鎮樹下村生命公園外,福清還有陽下街道東田村生命公園、南嶺鎮吉嵐村生命公園、江鏡鎮后地村生命公園、東瀚鎮生命公園、漁溪鎮雙墩村生命公園、上逕鎮嶺膠村生命公園、新厝鎮江兜村生命公園等7個公園正在建設,有望于本月內完成。
“每個村都進行了廣泛而全面的民意調查,建生命公園得到多數村民,尤其是黨員、歸僑、企業家的支持。”姚遠見表示,樹下村生命公園目前已有6例生態安葬,另外7個生命公園建成后,能節地生態安葬1500例。
責任編輯:黃仙妹
- 福清樹立文明殯葬新風 明年底村村都有生命公園2019-03-25
- 福清65個生命公園投用2019-03-20
- 福清10個生命公園投用 2020年底覆蓋每個村2018-12-10
- 福清生命公園:在生態環境里緬懷先人2018-04-06
- 福清今年將建成一批生命公園 杜絕違法占地建墓2018-03-23
- 福清出現首個非經營性生命公園 10月投入使用2017-09-1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綠色祭掃 樹立新風2019-04-03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