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港邊大量堆土被清理,退地還河,提升排澇能力
海峽網5月31日訊 (海都記者 陳超/文 黃孔瑜/圖) 福州近10年來最大規模的“退地還河”工程——光明港“退地還河”工程,近日取得重大進展。昨日,海都記者從晉安區鼓山鎮政府了解到,光明港末端東北側6000多平方米的違建鐵皮房已被強制拆除,未來,在這塊80余畝的土地上,將建成福州最大的淤泥處理站,預計今年9月完工。
據悉,該處理站除了處理光明港清理出來的淤泥,還可能處理福州其他地方的淤泥。淤泥在此曬干后,將制成建筑材料,實現無害化處理。
拆6000平方米違建,騰地建設處理站
昨日上午,記者跟隨晉安區鼓山鎮相關負責人,來到光明港末端,看到東北側大量違建的鐵皮房已全部被拆除,工人正在清理拆除后的建筑垃圾。
“此次拆除的鐵皮房,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鼓山鎮相關負責人說,這里原本是一個物流倉庫,但有大量違章搭建的鐵皮房,內有租戶80余戶。同時,該地塊還涉及新安達停車場、洋里村中下自然村等多方,土地歸屬權上存在歷史遺留問題。
經晉安區、鼓山鎮相關部門不懈努力,拆違工作得到了當地村民和租戶的理解與支持。5月26日上午,6000多平方米的違建鐵皮房被拆,實現了光明港東北側80余畝地塊的交地工作。
據鼓山鎮相關負責人說,未來,在這80余畝的土地上,將建成福州最大的淤泥處理站。“淤泥處理站建成后,光明港內清理出來的淤泥,可就地晾曬。”該負責人說,淤泥曬干后,將制成建筑材料,實現無害化處理。據悉,福州其他地方產生的淤泥,也可運到這里處理。
光明港退地37.5畝,提升城區排澇能力
汛期將至,承載著福州江北城區65%排澇量的光明港責任重大。據鼓山鎮相關負責人透露,此次光明港將退地2.5萬平方米(約37.5畝),將大大提升城區防洪排澇能力。
昨日上午,在光明港東北岸,海都記者看到,原有的大片渣土山已被清理,兩臺挖掘機正在光明港河道內施工,清理河底淤泥。依照規劃,光明港末端東北側約416米河段的現有水涯線(即水岸線),擬后退約50米,實現退地還河面積2.5萬平方米。據悉,退地還河工程預計今年9月底完工,將提升整個福州江北城區的防洪排澇能力。
責任編輯:楊林宇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