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貿區引領金融創新示范。
今天,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迎來掛牌設立兩周年的日子。
2015年4月21日,福州肩負起國家使命,踏上自貿試驗的偉大征程,開始耕種改革開放的試驗田。
兩年的探索實踐,這片試驗田里結出碩果累累:以負面清單為核心的投資管理制度已經確立,以貿易便利化為重點的貿易監管制度平穩運行,以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為目標的金融創新制度基本形成,以政府職能轉變為導向的事中事后監管制度初步建立,改革紅利持續釋放,虹吸效應日益凸顯,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催生出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
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福州自貿片區構筑起引領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新高地。
深化改革謀突破
馬尾區湖里路27號的綜合服務大廳,記錄了福州自貿片區的每一次改革突破。
2015年4月21日,大廳以“一表申報、一口受理、一照三號”形式發出20張“三證合一”的紙質營業執照及全國首批電子營業執照。
福州自貿片區體制機制創新由此發端,引領了全省乃至全國的商事登記制度改革進程。在全國率先實行“一照一碼”登記制度,推行“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簡易注銷”等18項創新舉措,福州自貿片區形成了系統集成的市場準入和退出機制。如今,“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已復制到全國,成為范本。
從商事制度到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福州自貿片區亦開風氣之先。
“辦事不出區、辦事不出廳”,大廳集成省市區三級權限,入駐37個部門,設立69個窗口,受理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403項,打造出扁平化審批體制。
標準化、陽光化、透明化審批,大廳取消行政審批事項48項,制定完善868項服務標準,全國首創行政審批全流程應用電子證照,成為全省自貿區唯一通過省級服務標準化驗收的單位。
破解“辦證難”,大廳還在全省率先試點“證照分離”改革,通過“取消一批、備案一批、承諾一批、合并核準一批、優化一批、嚴格準入一批”等“六個一批”方式,梳理確認實施分類改革的行政審批事項173項……
每一次改革突破,每一項創新舉措都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一照一碼”登記制度,將企業設立時間由15個工作日縮短到1個工作日。
“簡化CEPA以及ECFA項下貨物進口原產地證書提交需求”,實現了臺港澳原產地證書的無紙化通關,平均每票節省1-2天,節約成本約8%;
“對外貿易經營者備案和原產地企業備案‘兩證合一’”,每年節約費用超100萬元,壓縮時間成本1000個工作日……
經第三方機構畢馬威評估,兩年來福州自貿片區共推出了10批122項創新舉措,累計總數位居全省三大片區首位,屬全國首創的達33項。其中4項已在全國復制推廣,1項被復制推廣到上海、廣東、天津自貿試驗區,39項被省政府列為福建省改革創新成果在省內復制推廣。
以創新促開放、以創新謀發展。制度創新建立起更國際化的投資貿易規則、更標準化的政府服務、更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成就一片創業樂土。
截至2017年4月18日,福州自貿片區新增企業28604戶、注冊資本3792億元,新增企業數新增企業數位列全省三個片區首位,新增企業運營率達41.68%。
經第三方機構評估,企業政策好評率和受益率均在90%以上,88.2%的企業認為“經營效益變好”,高出全省平均5.2個百分點。
福州海關開放綠色通道助推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發展。
新大陸工程試驗中心進行機器人條碼識讀檢測。
擴大開放辟通途
上月,福建春秋展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圳前海股權交易中心成功掛牌。這是一家注冊于福州臺灣創業創新創科基地的臺灣創業企業,成立短短一年多,發展迅速。
“自貿區給了我們臺灣創業者一個家。”從市場準入、融資到生產生活配套,企業負責人李昭輝真切感受到了這里優越的創業環境,“就說證照申請,如果不是在自貿區恐怕沒那么快能申請下來。現在我們準備盡快把臺灣的生產基地搬到這里,爭取用兩年時間把企業做大做強。”
在自貿區安營扎寨的臺灣企業越來越多。僅福州臺灣創業創新創科基地就已入駐80多家企業。
兩年來,福州自貿片區持續推動對臺服務貿易領域開放,促進了海峽聯合骨科醫院、臺灣揚運人才中介等200多項對臺服務業項目落地。據統計,至2016年底福州自貿片區新增臺資企業數315戶,占全市新增臺資企業數71.84%,共有144家臺灣個體工商戶落戶福州片區,數量居全省三個片區首位。
“立足兩岸、服務全國、面向世界”。福州自貿片區搭建了一座聯通世界的橋梁,開辟出更為廣闊的開放道路。
“走出去”,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有望開出首家“海外分號”。其馬來西亞分中心也已進入實質性商務談判和業務審批階段。交易所還獲柬埔寨證監會批準籌建“海上絲綢之路期貨交易所(柬埔寨)”。
宏東漁業正在毛里塔尼亞建設境外投資規模最大的遠洋漁業基地,并在幾內亞比紹建設集碼頭、海產品加工、冷鏈物流交易等為一體的中國-西非遠洋漁業產業園。
飛毛腿(福建)電子有限公司在日本設立公司,開發家用儲能鋰離子電池組等動力電池產品……
“引進來”,德國匡特家族在福州自貿片區投資設立福建摩爾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設立私募股權基金,準備在物流、醫療、教育等產業展開投資。
澳洲最大的上市公司百斯頓集團落戶福州,開展澳州大宗產品進口……
數據顯示,掛牌以來,福州自貿片區共引進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項目備案458項,合同外資總額14.6億美元;共核準對外投資項目備案46項,協議投資總額29.1億美元,其中對海絲沿線國家投資30項,協議投資總額13億美元,比增717%。
經貿為媒,往來的國際面孔越來越多,國際交流合作日益頻繁。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自由貿易區、巴西塞阿臘州自由貿易區、法國敦刻爾克市、澳大利亞巴拉瑞特市等地區紛紛前來考察,與福州自貿片區建立了友好合作關系。
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管委會。
業態紛呈添動能
“今年公司進口量爭取做到全國第一,江陰口岸有希望沖擊全國第二。”福建江陰港銀河國際汽車園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吳國淵的這份自信來自于江陰汽車整車進口口岸連年增長的強勁態勢。
數據顯示,該口岸2015年進口外貿整車3887輛,比增69.3%,位列全國21個汽車口岸第7位,新批整車進口口岸第2位;2016年8311輛,比增114.3%,位列全國第6位,新批口岸第2位;2017年第一季度2999輛,比增97.4%,預估全年進口數量可突破1.5萬輛。
高效的通關效率是口岸整車進口業務量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全國首創的“整車進口一體化快速通關模式”等監管創新模式,使得通關放行時間由6個工作日縮短到1個工作日,效率居全國前列。
如今,江陰已成為全國最火熱的汽車整車進口口岸之一,吸引了135家汽車經銷企業入駐,已有10家車企獲平行進口汽車試點企業資格。
抓住大好形勢,銀河國際正在打造一座“汽車城”——銀河國際汽車產業園。未來這里將融合汽車口岸、汽車銷售、綜合配套三大業務功能體系,實現年整車進口12萬輛,形成產值超800億的整車進口口岸。
一系列重要改革,持續不斷擴大開放,2年來,福州自貿片區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經濟活力,新興業態蓬勃發展,成為全市發展的重要引擎。
這廂,整車進口如火如荼,那廂,跨境電商勢頭迅猛。2016年,福州自貿片區跨境電商保稅進口29.2萬票、銷售額首次突破億元大關,達1.35億元。
從“買全球”向“賣全球”發力,福州自貿片區引來跨境電商巨頭eBay公司進駐。加上此前已經落戶的阿里巴巴一達通,全球跨境電商三大平臺福州自貿片區已坐擁兩家。大平臺的落地將為福州乃至全省的外貿出口帶來有力增長。
伴隨金融創新,自貿區聚集“千金”,跨境結算、融資租賃、網絡小額貸款等金融新業務、新業態破土而出,形成了金融服務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的良好發展格局。
截至2017年2月末,福州自貿片區內金融及類金融企業達1616家,比掛牌前增長5倍,本外幣存款余額575.2億元,貸款余額482.7億元,比掛牌前分別增長212.4%、241.8%。其中,至去年底,銀行業機構支持先進制造業項目11個,貸款余額14.5億元,比增242%。
制度創新造就的寬松投資與貿易環境,也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動力。
集聚于此的65家物聯網企業及逾百家關聯企業正在醞釀一場嬗變。正在建設的福州物聯網開放實驗室,將把區內的物聯網企業聯合起來,抱團引領物聯網標準的制定,推動福州物聯網產業掌握更多的“話語權”,打造千億規模的國家級物聯網產業集群。
新起點,新跨越。福州自貿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福州片區將緊抓制度創新核心,對標最高標準,繼續深化改革探索,更大力度轉變政府職能,更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進一步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試驗田作用,努力當好全省乃至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
責任編輯:林航
- 臺風+冷空氣聯手搞事!福州冬天要來了?2017-11-12
- 鼓樓打造夜間經濟名片 首屆達明美食節舉行2017-11-12
- “雙11”福州商業玩轉“新零售”2017-11-12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福州實體零售搶“蛋糕”跟風促銷 快時尚人氣最旺2017-11-12
- 福州市旅游業界赴馬祖踩線交流2017-11-11
- 把“痛點”做成“賣點”——2017中國物聯網大會觀察2017-11-10
- 2017中國物聯網大會在福州開幕2017-11-10
- 全國推進“放管服”改革交流研討會在榕召開2017-11-10
- 今年前10個月 福州已組織1.45萬人赴馬祖游2017-11-10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