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上地鎖雖未支起,但也高出地面不少,易絆倒人
海峽都市報記者 張志宏 朱敏敏/文 包華/圖
關注理由 前晚,一名七旬依伯途經福州鼓樓區湖前支路人行道時,被一把剛裝的地鎖絆到,險些摔倒。據記者調查,這些地鎖是街邊店家為防止其他車輛停靠,影響其生意而私自安裝的。而在福州城區,這種情況并非個例。近年來,地鎖傷人事件并不鮮見,因為地鎖引發的各種矛盾也屢見報端。
不少市民表示,店家私裝地鎖破壞公共設施,侵害公眾利益,違背社會公平,呼吁部門“拉網式排查”,對私裝者予以重罰。為此,海都聯手福州城管委、警方等部門,今起推出“拔鎖行動”,市民可撥海都熱線95060,舉報身邊占用公共通道私設地鎖行為,城管部門將聯動警方、街道、社區等,即刻行動,依法拆除。
“萬隆”“貽慶”兩店家稱,裝地鎖是為防車亂停
昨日,家住湖前支路豪成小區的居民向海都報反映,一夜之間,小區門口的人行道上冒出好幾把地鎖,還險些絆倒人。6日晚9點多,小區內一退休老教師走在人行道上被地鎖絆了一下,險些摔倒,好在同伴一把拉住了他。“地鎖是前一天晚上剛私裝上去的,很容易絆倒行人。”周邊居民氣憤地說。
海都記者昨日上午在現場看到,人行道上裝有3把黃色地鎖,地鎖均未豎立打開。其中一把地鎖上方擺著一張高腳凳,附近居民稱,這是在依伯被絆后有人特意放置的,以提醒路人注意。
附近小區一居民告訴記者,這3把地鎖是附近萬隆文具店和貽慶食品店安裝的,這里原本沒有設停車位,突然冒出地鎖很容易絆倒行人,非常危險。他說,小區里有幾個托管班,平時上下學有不少孩子經過這里,晚上還有老人在附近散步,一旦被絆倒后果不堪設想。
“是我們裝的。”萬隆文具店和貽慶食品店的店家向記者坦言。不過他們表示,由于平時有人不自覺,將車一整天停在店鋪前,影響他們做生意,他們才裝地鎖,防止車輛亂停。
一些銀行商鋪門口,私設地鎖尤為嚴重
隨后,記者試圖聯系小區物業。但小區居民稱,該小區沒有物業。小區業委會的黃先生告訴記者,他們也曾與店家溝通,希望將地鎖拆除,但店家并未理會。記者之后聯系了小區所屬的琴湖社區工作人員,他們到現場查看后,將情況上報城管部門。昨日下午,華大城管中隊執法人員來到現場,拆除了三把地鎖,下一步將根據市容法對私裝地鎖店家進行處罰。
記者調查中了解到,在福州城區,私裝地鎖情況并不少見。有的設在商店門前,有的裝在人行道上,多半是店家自設停車位,或將公共車位占為己有,或為防止他人車輛停靠。小區內也有人私裝地鎖占車位,而在人流量較大的一些銀行商鋪門口,私設地鎖情況尤為嚴重。
地鎖雖小,隱患卻大。去年2月20日,福州丞相坊小區的陳依伯,被人行道上的地鎖絆倒,臉頰、膝蓋、手掌等擦傷,老人一時無法動彈,好在路人及時將他扶起。
據悉,對于私裝地鎖的查處、清理,主要由城管、交警部門管轄。去年9月起,福州城管委開展專項整治,對城區私裝的地鎖進行拆除,整治以來,鼓樓城管先后拆除各類非法地鎖831把,晉安城管拆除了143把。福州交警部門也多次聯動城管,拆除人行道上的地鎖。
□快刀短評
要拆,更要罰!
商家私裝地鎖,有人被絆,此次雖無大礙,但不一定每次都這么幸運。地是公共的,鎖是私裝的,地鎖不除,后患不止。
不管是誰,無論出于何種目的,在公共通道私設地鎖,不僅破壞公共設施、損害公眾利益,還違背公平正義。此次地鎖惹事,部門快速拆除,令人叫好。而且,拆除之后,更應窮追不舍,查出何人所為,依規重罰!還要拉網清查,以絕后患。
此番,福州城管委、警方等部門推出“拔鎖行動”,深得民心。對于地鎖亂象,既要拔“舊根”,更要“露頭就打”,還市民安全、通暢的公共通道。
責任編輯:楊林宇
- 福州一依伯下公交被共享單車絆倒 單車隨意占道隱患大2017-06-10
- 店家人行道私裝地鎖 城管一天拆鎖兩百余個2017-03-09
- 福州山北路人行道上私裝地鎖 交警城管聯合執法拆除2017-02-23
- 福州光榮路一些店家私設斜坡 路人頻頻被絆倒2016-12-14
- 車位地鎖前腳剛拆后腳就裝 社區:立即拆除2016-12-01
- 小區業主搶車位 消防通道竟被安裝十幾把地鎖2016-11-0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雙十一”期間福州快件將超2000萬件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