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千年古港馬尾造船廠
海峽網11月14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王林成 袁麗群/文 包華/圖) “到2025年,福州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超過1萬億元,海洋經濟增加值占全市GDP的三分之一,發展特色鮮明的灣區經濟。”日前,福州市委、市政府印發了《對接國家戰略建設海上福州工作方案》,列出了195個具體項目,再次吹響了建設海上福州的號角。
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提出建設“海上福州”發展戰略。海洋是福州發展的一大優勢。福州擁有與陸域(11968平方公里)相當的海域(10573平方公里),福州港是國內少有的深水良港,并擁有廣闊的港口腹地。
一軸串聯、四灣聯動、全域共建
如何對接國家戰略,發揮“五區疊加”優勢,推進建設“海上福州”?
方案提出了明確目標,在三年內,舉全市之力集中實施十大重點任務和一批重點海洋經濟項目。確保到2020年,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達到7000億元;到2025年,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超過1萬億元,海洋經濟增加值占全市GDP的三分之一。
在整體發展布局上,福州將科學有序推進海岸、海島、近海、遠海開發,盡快形成“一軸串聯、四灣聯動、全域共建”的聯動發展階段性戰略格局,推動“海上福州”建設,同時服務福州新區建設。
其中,“一軸”是以貫穿全市南北海岸帶的濱海大通道為依托,串聯起沿海城市群、港口群和產業群;“四灣”分別為環羅源灣區域、閩江口區域、環福清灣區域、環興化灣區域,依據海灣的不同特點,實施差異化發展;“全域”共建就是要形成全市共同推進建設海上福州的強大合力。
江陰港區集裝箱吞吐量 力爭突破300萬標箱
根據工作方案,在全面推進建設海上福州的同時,圍繞發展港口經濟、海洋產業,近2~3年福州將重點推進十大任務:
打造一個國際深水大港。福州港中,江陰港區是“全國少有,福建最佳”的天然深水良港,具備建設世界級樞紐港的條件,但2015年集裝箱吞吐量僅110萬標箱。方案提出,要全力做大做強江陰港區,力爭到2020年,江陰港區集裝箱吞吐量突破300萬標箱,躍升為東南沿海國際航運樞紐大港。加快江陰港區汽車園區建設,力爭到2020年,江陰口岸整車進口突破3萬輛。
全市各港區定位也進一步明確:江陰港區主要發展集裝箱運輸,閩江口內港區主要發展城市物流配送,松下港區主要發展糧油、水產肉類凍品、畜牧儲備中轉運輸,羅源灣港區主要發展散貨儲備中轉運輸。
建設四大千億臨港工業基地。打造江陰工業區千億化工新材料專區,建設羅源灣南岸可門千億臨港產業基地,構建羅源灣北岸千億冶金建材產業基地,打造環松下港區千億級糧油肉類加工產業基地。
培育四大海洋新興產業集群。提升海洋裝備制造業,壯大海洋新能源產業,發展通用飛機(水上飛機)制造業,培育海洋藥物及生物制品業。
瑯岐國際生態旅游島 爭取引進大型主題公園
打造四大濱海旅游度假區。分別為瑯岐國際生態旅游島、環馬祖澳濱海旅游區、長樂濱海旅游度假區、環福清灣(東壁島)旅游度假區。其中,瑯岐將積極與萬達、長隆、世貿等大型企業集團聯系對接,爭取引進大型主題公園項目落地;同時對接臺灣馬祖島發展離島國際旅游政策,力爭設立口岸離境免稅店和臺灣小商品交易市場。
做強一個現代海洋漁業集群。推進漁業轉型升級,進一步促進海洋捕撈由近海向遠海轉移、水產養殖由傳統粗放型向高效生態型轉變、水產品加工由初級向精深轉變,水產品貿易由傳統模式向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多渠道營銷體系轉變。
構建一條現代化濱海城市帶。以長樂濱海新城為核心,利用濱海大道串聯各城市組團,形成新型濱海城市帶和景觀帶,促進港產城一體。
發展三個海洋特色產業園區。重點發展藍色經濟產業園、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暨中國·福建VR產業基地,做強臨空經濟區。
無居民海島 將開發水上休閑屋等旅游項目
開發八個無居民海島。注重開發與保護并重,重點推進四個無居民海島建設。其中,福清黃官島旅游開發獎依托東壁島旅游度假區,開發游艇俱樂部、水上休閑屋等高端旅游項目。同時將有序推進長樂東洛島保護與開發利用示范項目,加快連江洋嶼島、黃灣島旅游開發,推動建成集濱海觀光、漁業體驗、科普教育和休閑度假于一體的海島旅游度假區。
打造四大海洋文化品牌。依托鄭和遺存、馬尾船政、曇石山遺址等,恢復一批海洋文化歷史遺存,建設海絲博物館,培育一批與海洋產業深度對接、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海洋文化品牌。
拓展人文交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聯系交往,構建海上合作平臺體系,提升福州的國際影響力。
海上福州 有何底氣
二十多年來,歷屆福州市委市政府一以貫之地推進“海上福州”建設,全市經濟社會發展重心已打破三面環山一面臨水的歷史格局,向廣闊浩瀚的濱江濱海地區戰略轉移。
“十二五”期末,福州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已達2928億元,增加值達1173億元,占全市GDP的20.88%。福州港現有萬噸級以上生產性泊位55個,吞吐量超過1億噸,實現了從河口港向深水外港的提升,另外,沿海縣(市)工業增加值已占全市的50.7%。而隨著現代漁業穩步增長,福州已成為國內乃至東南亞重要的水產品交易集散中心。
□海都時評
向海進軍揚帆致遠再跨越
沿海而生,因海而興。距今5000年的曇石山文化時期,福州先民就開始伴海而生、因海而興、拓海而榮,形成了福州城鮮明的海洋特色和優秀的海洋精神。
“向海進軍”,上世紀90年代初,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習近平鏗鏘有力地發出我國沿海城市的最早宣言。他提出:福州的優勢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發展也在于江海。
“向海進軍”,謀定的是城市發展的戰略,“海上福州”,揚起的是經濟之帆。二十多年來,風起帆張,收獲滿滿。“十二五”期末,福州全市海洋經濟總產值已達2928億元,增加值達1173億元,占全市GDP的20.88%。
“向海進軍”,在當今經濟新常態下,福州市委、市政府又一次鳴響了“海上福州”的汽笛。這次工作方案長達132頁,厚重而詳實,在“一帶一路”新歷史機遇面前,福州再次邁開了海洋強市的堅定步伐。
“向海進軍”,持之以恒,福州定能揚帆致遠再跨越。
責任編輯:肖舒
- 今年5月上半個月 福州四人被終身禁駕2017-05-19
- 第十九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昨日在福州舉行2017-05-19
- 福州接入全國平臺 異地轉移公積金職工不用兩地跑2017-05-19
- 福州:輪滑男抓公交車搭順風車 網友直呼“不要命”2017-05-18
- 福州第十九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 “海絲”味濃2017-05-18
- 福州:印尼館亮相“海交會”2017-05-18
- 重磅!福州初三市質檢排位表發布了 2017-05-18
- “區塊鏈”項目落戶福州自貿馬尾 探索多領域應用2017-05-18
- “5·18”期間“福州—馬祖”小三通旅游展區有優惠2017-05-18
- 福州向海 擁抱蔚藍——寫在第十九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舉行之際2017-05-1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國領事館舊址 福州煙臺山復興樣本2017-05-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