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產 、呼吸窘迫、心率驟降、皮膚青紫……因宮內嚴重感染,近日,南平地區一名剛剛來到人世間的男嬰受到死亡威脅。福建省兒童醫院醫護人員聞訊后立即上演“生死時速”,通過救護車轉運、心肺復蘇,以及“塔尖”醫療技術——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聯合人工心肺、連續腎臟替代療法等,將他救下。
早產男嬰危在旦夕
從南平送到福州搶救
“叮叮叮……”3日,省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一陣急促的電話聲響起。轉運團隊獲悉,南平地區一名出生不到2天的早產兒急需轉院救治。省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林云峰介紹,當時這孩子胎齡35周多,由于胎兒宮內窘迫,一出生病情就持續加重,出現呼吸窘迫綜合征繼發持續肺動脈高壓,在呼吸機輔助呼吸、持續胸外按壓以及多種血管活性藥物的支持下,心跳也才50次/分~60次/分,不到正常新生兒的一半。而且孩子心跳不規則,還伴有血壓低、膚色青紫、無尿等癥狀。孩子的各項血液指標顯示,他的身體嚴重缺氧,凝血功能異常。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需要轉運到救治能力更強的醫院搶救。
轉運團隊從福州出發,去南平接孩子。一路上,醫生運用救護車上的遠程會診系統,實時關注患兒最新動態,遠程指導南平當地醫護人員持續搶救孩子。
抵達南平后,醫生發現孩子仍要接受心肺復蘇,情況不容樂觀。轉運團隊醫生劉仙萍當機立斷:“孩子循環衰竭了,要趕快建立中心靜脈!”隨后,孩子接受了臍靜脈置管、床邊超聲定位。血管活性藥物得以從他的肚臍直接進入體內,隨后病情有所好轉。這為轉院治療爭取了時間。醫護人員帶上孩子立即出發來福州。
長途轉運危重癥患兒并非易事。省兒童醫院轉運系統有集成電動避震擔架、暖箱、呼吸機等設備,堪稱“移動的NICU(新生兒重癥監護室)”。但途中,孩子病情仍在進展,心跳再次下降到幾乎驟停。醫生為他進行兩次胸外按壓及腎上腺素推注,他才死里逃生,最終到達省兒童醫院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
多種“塔尖”技術
讓孩子轉危為安
當時已接近凌晨,預先做好準備的省兒童醫院多科學團隊立即為孩子進行下一步治療。
由于孩子心肌嚴重受損,心電圖顯示,他的心臟出現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隨時可能發生心臟驟停。上海兒童醫學中心常駐福州的心內科吉煒主任醫師帶領團隊,為孩子緊急實施了床邊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手術。在孩子直徑約2毫米的大腿股靜脈上做穿刺,將直徑1.7毫米的起搏器導線送入心臟,與埋在胸口皮下的起搏器發生器相連。
就在醫護人員松了一口氣、以為搶救可以告一段落時,監護系統又報警了:孩子的血氧飽和度下降、心臟又停跳了!這表明,單靠心臟起搏器還是“不給力”。醫護人員又為患兒用上了床邊人工心肺(ECMO)、連續腎臟替代療法(CRRT)等“塔尖”醫療技術。用儀器暫時維持孩子的心肺功能、腎功能,為治療他的原發病爭取時間。
經過不懈努力,孩子的病情逐漸好轉,6日,醫生為他撤掉了人工心肺,他轉危為安。
據介紹,新生兒心臟起搏器聯合人工心肺、連續腎臟替代療法等多項“塔尖”技術的強強聯合,不僅在福建省內是首次開展,在國內也極為少見。“我們醫院對省內危重癥新生兒實現飽和轉運、飽和診治,對經濟困難的家庭也有慈善基金幫扶,盡力救治每一個患者。”林云峰說。(記者 朱丹華 通訊員 江小千)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包機輸轉寧夏固原181名務工人員返崗2023-02-08
- 福州率先實行二手房交易登記全流程網辦2023-02-08
- 交響音畫《海峽 海峽》多地共同奏響“回家的呼喚”2023-02-07
- 兩岸茶人相約福州:共度元宵佳節 共謀合作發展2023-02-07
- 紀念林祥謙烈士犧牲100周年座談會在榕舉行2023-02-07
- 福州各級醫院門診、手術秩序逐步恢復2023-02-07
- 連江:福州現代物流城招商引資喜上加喜2023-02-07
- 福州:雨中花燈分外明 福聚晉安煙火濃2023-02-07
- 福州臺胞公寓社區與臺中社區“牽手結對”迎元宵2023-02-07
- 新華社關注福州永泰:高山果園興鄉村2023-02-07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人 溫馨提醒:2月28日截止!這件事記得2023-02-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