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2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昭)櫛風沐雨,春華秋實。
肩負人民重托,承載神圣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引領下,我省人大工作沿著奮發有為、不斷開創新局面的道路不斷前進。
近年來,我省各級人大及其常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要求,為奮力推進全省高質量發展超越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新時代人大工作的征程上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
充分發揮立法主導作用,營造良好法治環境
立法,是人大工作的“重頭戲”。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中央部署和省委要求,順應人民期盼,我省地方立法步伐加快,立法工作呈現數量增多、質量提高的特點,為我省改革發展穩定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為確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據,我省充分發揮立法引領推動作用,實現立法與改革相銜接。省人大常委會制定了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條例,首次明確提出建立鼓勵改革創新,完善以支持改革創新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充分激發創新活力。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立法工作的根本宗旨和目的。歷時3年修訂工作,物業管理條例明確了十個以上業主可申請召開首次業主大會、緊急情況專項維修資金使用需在五個工作日內審核等一些既符合實際又大膽創新的設計和安排。
文化遺產,要在發展中保護、煥發生機。今年7月1日起,隨著全國首個專門保護傳統風貌建筑的地方性法規——《福建省傳統風貌建筑保護條例》的施行,我省古厝城樓、騎樓、土樓寨堡、廊橋古道等特色建筑保護工作實現了有法可依,“老街區”散發歷史魅力,“新業態”發展相映生輝。
保護綠水青山,必須依靠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率先把五大發展理念、“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寫入地方法規。目前,我省已制定了涵蓋“海陸空”生態要素多部生態法規,為“清新福建”建立起一道法治屏障。
形式更加多樣化,是近年來我省立法工作的一個明顯特點。
開門立法,大門越開越大。建立基層立法基地和立法咨詢專家顧問制度,法規立項、論證、評估、起草、審議等立法的全過程各環節都廣泛聽取和吸納各方面意見,多數法規都通過人大門戶網站公開征求社會公眾意見,不斷擴大社會參與立法的深度與廣度。
在立法“小切口”“小快靈”上進行有效探索。“戴口罩”入法,引發全網關注和熱議;打破“行政邊界”,首次開展協同立法工作,廈漳泉龍四市同步出臺加強九龍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協同保護的決定;首次開展跨省協同立法,與江西省協同制定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立善法于天下,則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域,則一域治。近年來,我省立法工作從“有法可依”走向“良法善治”的步伐更加鏗鏘有力,為我省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境。
監督更有位更有為,彰顯履職擔當
通過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助力全省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是創造性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的“必答題”。近年來,我省人大監督工作有的放矢,監督的“牙齒”越來越硬,彰顯了人大作為。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緊扣發展大局,是省人大常委會開展監督工作的著力點。
財政收支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民生福祉,管好人民的“錢袋子”是法律賦予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職權。2014年起,省人大常委會每年聽取審議部門重點專項資金管理使用情況報告,2015年實現省級全口徑預算的編制和審批,2018年建立省政府報告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制度,人大全口徑預決算審查監督更加深入,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報告機制進一步完善,建成預算聯網監督系統并上線運行,邁出了探索深化財政預算監督的新步伐。
人民群眾的呼聲是人大工作的風向標和指南針,堅持民生優先,促進民生改善,更是人大監督工作不變的主題。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省人大常委會持續安排聽取和審議精準脫貧工作情況的報告并開展脫貧攻堅專題詢問,開展革命老區發展專題調研和促進革命老區發展條例執法檢查并進行“回頭看”,抓住重點問題緊盯不放,建立持續跟蹤問效機制。
為了使監督工作更有針對性、實效性,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堅持從監督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出發,不斷改進監督方式,完善監督工作機制,讓監督“利劍”愈顯鋒芒。
常委會先后對城市公交事業發展、閩臺文教交流合作、婦女權益保障等監督事項的審議意見研究處理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問水質、問保障房、問食品安全、問垃圾管理、問土地管理……專題詢問工作日益常態化、制度化、科學化;圍繞法院執行工作、水污染防治等項目,采取省市縣三級人大聯動的方式,分級實施監督,合力推動解決問題。
運用監督“組合拳”,寓支持于監督之中,人大監督工作更有為更有位,人民群眾更滿意。
用好重大事項決定,凝聚強大合力
討論決定重大事項,是人大常委會依法履職的重要手段,是人民當家作主、管理國家事務的根本體現。
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依法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找準依法履職與高質量發展的最佳結合點,做到省委部署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力量就匯聚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在關鍵時刻、關鍵問題上作出了一系列重大事項決定決議。
2018年,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履新不久,就緊鑼密鼓地在三個月內作出深入學習宣傳和貫徹實施憲法、進一步推進數字福建建設以及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依法推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等三個決定決議,第一時間將黨中央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省十三屆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動員全省人民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決議,讓全省人民對福建未來的發展信心更強、底氣更足、干勁更大,凝聚起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的強大合力。
既要在戰略上布好局,也要在關鍵處落好子。庚子年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每個人的“腳步”。
在疫情防控最吃緊的時刻,省人大常委會以“超常規”的決心和魄力,40天內連續召開3次常委會會議,作出依法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關心關愛醫務人員三項決定和決議,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確保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堅強法治保障。在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之后,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又再次表決通過關于加強公共衛生工作的決定,這也是全國省級人大通過的首個全面加強公共衛生工作的決定。
一個個重大事項決定決議,有力促進了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及省委工作要求的貫徹落實,不僅彰顯了人大擔當,更展現出人大在凝心聚力共促發展、精準發力服務大局中肩負的時代使命。
尊重代表主體地位,激發代表活力
11月16日,事關全省3000多萬選民,涉及全省83個縣級政權、900多個鄉級政權的全省縣鄉人大換屆工作正式拉開序幕。
選民投下莊嚴神圣的一票,以最直接、最生動的方式詮釋全過程人民民主,選出人民的“代言人”。截至目前,我省大部分縣(市、區)新一屆人大第一次會議順利召開,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縣級國家機關領導人員。
人大的作用靠代表,人大的活力也在代表。代表們從人民中來,也要到人民中去。
近年來,我省在1100多個鄉鎮、街道建立“人大代表聯系群眾活動室”,對五級人大代表進行統一混合編組,開展經常性的聯系人民群眾等活動,打通了人大代表聯系群眾、收集社情民意的“最后一公里”;全面啟用福建省三級人大代表履職服務平臺,推動“互聯網+代表履職”,代表與人民群眾的聯系越來越密切。
提出議案建議,是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的主要方式,辦理好代表的議案建議是實現人民意愿,充分發揮代表作用的重要方式。在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中,省人大常委會既重結果,也重過程,努力推動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由“答復滿意”向“結果滿意”轉變。
近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建立省人大常委會領導領銜重點督辦建議制度,并在去年開展代表建議辦理質量提升年活動,創新代表建議辦理質量評價機制,采用人大代表、督辦部門和人事代表工作室三方評價的“一建議一評價”辦法,對每一件代表建議使用“一張表格”督辦到底。
這些工作有效提升了代表建議的辦理質量,有力地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職,新時代代表工作呈現出勃勃生機。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省2022年考研報考人數9.3萬人 較去年增加1.9萬人2021-12-28
- 福建快遞企業、基層快遞網點應為快遞從業人員繳納社會保險、工傷保險2021-12-28
- 福建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情況2021-12-28
- 有學校12月31日就放假!福建高校寒假最新安排出爐!2021-12-28
- 福建省教育廳:春季學期開學 師生員工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返校2021-12-28
- 浙皖閩贛國家生態旅游協作區線上推進會召開2021-12-27
- 福建:八條干貨促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2021-12-27
- 第六屆福建省兩化融合大會在福州召開2021-12-27
- 福建省教育考試院:從未組織此類聯考2021-12-27
- “福建省智能物流產業技術研究院建設”平臺項目通過驗收2021-12-27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黨團共建聚合力,政企攜手助民生——福建建工2021-12-28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