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2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璜 吳旭濤)近年來,隨著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實驗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等政策相繼落子,加之此前的廈門經濟特區,福建逐漸擁有了“多區疊加”的鮮明特色,對外開放蹄疾步穩。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奮力實現更有效率的發展。如何更好融入發展新局,立足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大范圍的對外開放,推動改革開放更深入?代表委員各抒己見。
硬件基礎“提檔升級”
1月21日上午,伴隨著一聲長笛,從武夷山陸地港始發的中歐班列新線路,開出首趟班列。首趟班列的42個集裝箱,滿載健身器材、縫紉機等價值300多萬美元的商品,途經霍爾果斯,預計9天后抵達阿拉木圖。
擴大開放,口岸先行。這是我省繼廈門之后開通的又一條中歐班列線路,武夷山市擁有了空港、鐵路“雙口岸”,內陸山區添了對外開放的新通道。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通道。多名代表委員不約而同關注這樣一個課題——新發展格局下,如何推動港口、產業、城市聯動發展,切實把港口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省人大代表、福州市馬尾區瑯岐鎮金砂管理區黨委書記陳善明認為,要利用我省港口整合之機,統籌考慮福州沿海港口資源,進一步明確港口定位。
省人大代表、寧德市人大法制委員會委員陸盛彪建議,在全省港口布局規劃中將寧德港功能定位確定為“東南沿海多功能大港”,將三都澳港區與羅源灣港區一并列入全省大中型散貨核心港區,并規劃發展集裝箱業務,以適應臨港產業集群發展和東南沿海港口中轉業務發展的需求。
省政協委員、集美大學原黨委書記辜芳昭提出,應當充分利用我省在我國南北海運大通道中間節點的區位優勢,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和西部大開發戰略,促進我省成為銜接東西陸海聯運通道、南北海運通道的核心樞紐基地。他建議,設立港航物流政策性產業基金,將港航物流企業服務制造業項目納入政府專項資金扶持范圍,鞏固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溝通協調機制。
省人大代表,福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潘紅衛則將目光對準空港。他認為,長樂空港應成為拉動經濟“雙循環”特別是外循環經濟發展動力龍頭之一。他建議,將規劃建設的時速可達350公里的溫福高鐵接入空港,為福州乃至福建的發展帶來更廣闊的腹地。
雙向投資協同賦能
“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下,2016年,我省的鴻博集團公司成為第一家在波蘭進行綠地投資的中國企業,填補了當地產業空白。
盡管企業一路成長壯大,但也遇到了物流不暢、資金缺乏、協調不順等難題。省政協委員、鴻博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尤玉仙因此建議:相關部門應提升服務,助力企業融入“一帶一路”大通道,尤其是充分用好中歐班列;由金融、財政、商務等部門牽頭,研究制定適合服務企業“走出去”的相關金融政策;省里可成立“走出去企業家聯盟”,建立定期研究問題的機制。
省工商聯建議,以RCEP協議簽訂為機遇,著力營造更加穩定、開放、透明和便利的對外投資環境,讓企業降低貿易成本、安心對外投資。相關部門應通力合作,簡化境外投資審批程序,建立投資“綠色通道”。
“走出去”如火如荼,“引進來”也是量質齊增。
省政協委員、致公黨福建省委會專職副主委吳棉國建議,應引導外資投向高新技術、先進制造、新能源、現代農業、現代服務等領域,鼓勵外資在福建省投資設立研發中心,推動福建省利用外資高質量發展;聚焦“雙循環”背景,多維度多層次為海外僑胞提供服務,吸引僑資回歸,提升涉僑招商引資成效。
省人大代表、武夷學院商學院副教授張碧聰同樣關注到“僑”在福建對外開放中的獨特作用。她認為,福建自貿試驗區承擔著加強兩岸經濟合作的重要使命,建議在原有戰略框架下,打造僑胞僑企創新創業高地,建設兼具“臺”“僑”特色的自貿試驗區。
閩臺融合特色鮮明
對臺合作,始終是福建對外開放的特色和優勢。閩臺貿易額增長10.9%,實際使用臺資增長77.3%,首家兩岸合資全牌照證券公司揭牌成立……政府工作報告列舉了去年閩臺融合發展的一系列成果,代表委員紛紛點贊。
省政協委員、泉州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樊美清注意到,由于產業結構特殊性,臺企受到疫情影響和沖擊尤為明顯。他建議,做好政策引導和銜接工作,做好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地理集中的方式形成生產資源集聚,為在閩臺企發展提供產業配套與供應鏈支撐,推動在閩臺企面向大陸市場的產業鏈重組。
省人大代表、閩江學院海峽兩岸高等教育合作與交流研究所副所長黃蕾認為,全球集成電路產業向大陸轉移的熱潮不減,大陸強調信息化與工業化相融合,為兩岸集成電路企業加深合作創造了新機遇。福建可先行先試,建設兩岸合成電路產業園區等,加快海峽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合作。
福建與臺灣一水相連,自然條件相近,發展閩臺農業合作條件得天獨厚。已設立近15年的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吸引了80家臺資企業落地,從業臺胞近600人,其中有不少三代同堂的臺胞在園區創業和生活。
“接下來,應進一步改善臺灣農民在大陸創業環境,改善臺創園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加快融入閩西南協同發展區。”省人大代表、漳平市永福鎮紫陽村黨支部書記陳明敏介紹,當地已對臺創園核心區永福鎮的交通基礎設施進行了重新規劃,建議省里幫助協調將該高速公路項目列入省級、國家級高速公路網,讓臺胞臺企“登陸”更便捷。
民進福建省委會建議,建立臺籍科技特派員工作站,把臺灣先進的技術從企業延伸到鄉鎮村;打造臺創園“優質產品名錄”,進行集中展示和宣傳推介,提升園區臺資農業企業知名度與產品的競爭力。
責任編輯:趙睿
- 圖事匯NO.371:2021,叩響幸福之門的福建鑰匙!2021-01-26
- 福建:精準施策,統籌發展與安全2021-01-26
- 福建:毫不松懈抓防疫 全力以赴促發展2021-01-26
- 福建省十三屆人大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2021-01-26
- 忠誠履行法律監督職責 霍敏作檢察院工作報告2021-01-26
- 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進行大會發言2021-01-25
- 圍繞大局履職盡責 吳偕林作法院工作報告2021-01-25
- 福建交警發布2021年春運(春節)全省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出行提示2021-01-25
- 2020年福建省人大常委會通過14項法規草案2021-01-25
- 今年福建力爭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萬家 打造“數字應用第一省”2021-01-25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精準施策,統籌發展與安全2021-01-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