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鄭昭 )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和標志性指標,今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關鍵一年。脫貧攻堅任務完成得如何?還有哪些工作需要進一步提升改進?近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舉行聯組會議,對我省脫貧攻堅工作情況開展專題詢問。
專題詢問歷時約兩個小時,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9位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解決情況,精準施策提高脫貧質量、實現穩定脫貧情況,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銜接情況等提出詢問。省發改委、教育廳、民政廳、人社廳、農業農村廳(省扶貧辦)、衛健委、醫保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到場應詢,虛心聽取意見,實事求是、坦誠務實地回答了問題,既介紹情況、分析問題,又表明態度、提出舉措。按照監督法的規定,省人大常委會會議將形成相關審議意見,以書面形式交由省政府研究處理。
每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都有1個以上增收項目、都有1人實現就業
據了解,目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實現脫貧,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已有17個實現脫貧摘帽,220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已有2050個實現退出摘帽。
“對我省尚未脫貧摘帽的省級扶貧開發重點工作縣、貧困村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將采取什么措施,讓他們如期脫貧?已經脫貧的,如何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鞏固和提升脫貧成果,做到‘一個都不掉隊’?”省人大常委會委員張立先提問道。
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省扶貧辦主任黃華康表示,針對尚未摘帽的151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積極推動各地持續強化黨建引領,全覆蓋選派駐村第一書記,全面實施貧困村提升工程,集中力量加強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改善教育、醫療衛生、養老等基本公共服務條件。
鞏固提升脫貧成就方面,一是健全持續輸血的機制,堅持在脫貧攻堅期內,所有扶持政策不變,支持力度不減,幫扶責任不卸;二是完善自我造血的機制,做到每個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都有1個以上增收項目、都有1人實現就業;三是創新防止失血的機制,通過完善精準扶貧醫療疊加保險政策,適當擴大病種覆蓋面,適度提高報銷比例,對特殊困難的貧困戶實行分檔封頂精準補助,持續減輕貧困戶醫療費用負擔,防止因病返貧。
今年秋季學期起非寄宿制學校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部納入生活補助范圍
扶貧先扶智,治窮先治愚。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全國人大代表盧玉勝向省教育廳提問:“請問我省采取了哪些措施來保障貧困家庭兒童義務教育?”
省教育廳廳長林和平表示,從2008年開始我省全面實施城鄉義務教育的免費政策,對義務教育的學生全部免除學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和作業本,對小學一年級新生免費提供學生字典。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對農村義務教育寄宿生、城鄉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中低保和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寄午餐學生,給予每生每年1000元營養餐補助,全省每年安排資金約2.4億元,惠及學生24萬多人。實施義務教育寄宿生生活補助政策,對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按小學1000元、初中1250元標準補助生活費,全省每年安排資金約1500多萬元,惠及學生1萬多人。
林和平還表示,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生活補助費擴大實施范圍,將非寄宿制學校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全部納入補助范圍,實現全部覆蓋。每生小學500元/年、初中625元/年發放生活補助,預計受助學生將達到10.6萬人次,資金約7231萬元。
貧困人口大病保險起付線再降低50%,支付比例再提高5%
長期以來,因病致貧、返貧是脫貧攻堅面臨的“攔路虎”。“在加強鄉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保障貧困群眾基本醫療、解決貧困群眾看病問題方面采取哪些措施?”省人大代表雷旺金提問。
省衛健委副主任陳輝回答道,今年我省農村貧困人口大病救治病種從原來的13種增加到31種,省級定點醫院從原來的3家增加到11家。有健康扶貧任務的65個縣79家縣級醫院全部納入大病醫療救治定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低保對象全部納入家庭醫生簽約范圍,目前全省貧困人口已簽約60.45萬人。省市縣鄉四級的醫療機構就醫疊加報銷上限分別提高到70%,80%,90%和95%,明確醫保目錄外超過10%的部分,由醫療機構承擔。
省醫保局副局長梁步騰表示,2019年新增財政補助居民醫保人均30元的一半,用于增加大病保險保費,提高大病保障能力;二是降低并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三是大病保險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提高到不低于60%;四是加大對貧困人口的支付傾斜力度,貧困人口大病保險起付線再降低50%,支付比例再提高5%。
70個老區蘇區縣低保年平均水平提高到7131元
我省是全國著名革命老區,有70個老區縣(市、區),其中原中央蘇區縣(市、區)37個。沒有老區蘇區的小康,就沒有全省的全面小康。
省人大常委會委員蘭斯文向省民政廳提問道,為確保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采取了哪些具體的措施?成效如何?
省民政廳廳長池秋娜表示,我省強化兜底保障,將符合條件的12.23萬名老區蘇區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兜底保障范圍,將70個老區蘇區縣低保年平均水平提高到7131元;不斷拓展提升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服務,共有6.8萬名老區蘇區特困人員得到救助供養;及時出臺了《福建省臨時救助工作規范》,上半年,70個老區蘇區縣共實施臨時救助6.9萬人次,支出資金9230萬元;為59.7萬名老區蘇區困難殘疾人、重度殘疾人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4.3億元;今年70個老區蘇區縣全面配齊鄉鎮兒童督導員、村(居)兒童主任,全部建立了農村留守老人定期探訪、巡查制度,健全了基本信息臺賬。
責任編輯:趙睿
- 在脫貧攻堅道路上 不忘初心奮力前行——浦城縣管厝鄉高源村第一書記莊波陽2019-09-25
- 莆田市多措并舉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為民謀福祉2019-09-23
- 平安“三村工程”產業扶貧閉環助力耀州脫貧攻堅2019-09-05
- 云霄火田白石村精準脫貧 讓古茶樹飄出新茶香2019-09-04
- 【央視快評】努力書寫人類歷史最成功的脫貧故事2019-08-27
- 找準病灶 對癥下藥 習近平為貧困群眾出謀劃策2019-08-17
- 龍巖:決勝攻堅 堅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2019-08-15
- 習近平: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的講話2019-08-15
- 貫徹習近平回信精神:擺脫貧困的福建擔當2019-08-12
- 貫徹習近平回信精神:脫貧攻堅的寧德答卷2019-08-10
- 最新福建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打造數字中國建設樣板和國家數字經濟發展2019-10-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