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交一航局三公司承建的東方路立交工程施工現場,房祥坤一邊用靠尺進行墩柱表面平整度及垂直度測量,一邊與項目技術人員交流技術心得。雖是工程技術部長,房祥坤卻總是一副毛頭小伙形象。“年紀輕輕,本事不小”“走路呼呼帶風,辦事雷厲風行”……這是他給項目同事的印象。“看著現場一點點變化,想到這些變化都與我有關,這種成就感,難以言喻!”談起自己的工作,房祥坤很滿足,正式這份滿足讓他每天都激情滿懷。
東方路立交工程是房祥坤參建的第二個項目,該項目連接大連灣海底隧道和光明路延伸工程,是實現大連南北兩岸完全暢通的最后一環,成為了大連市人民當前最為關注的重點民生工程。由于該項目位于大連市老甘井子,區域內人口密集、廠區密集,且地形條件復雜,舊路空間狹窄。工程沿線與舊路縱橫交錯、各類市政管線密布,導改和征遷成了施工中最大的難點。特別是東方路延伸線主路上跨的工興路段,按照設計要求,項目部需采用框構橋施工方式,但因施工場地狹小、便道進出困難,想要實現邊通車邊施工的目的,無疑會增加協調難度,進而影響整體工期。
為了盡快打開施工局面,房祥坤對現場地質、交通通行以及地下管線布設反復進行勘探,并在翻閱過眾多技術資料后,提出將工興路段的框構橋施工改為鋼架橋施工。“由于框構橋施工主要采用現場混凝土澆筑,需要在施工現場進行,同時煙塵、噪聲等污染問題也比較突出。而鋼架橋大部分采用工廠預制和現場拼裝,施工速度比較快,同時也可以大大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技術討論會上,房祥坤自信地介紹著自己的想法。優化后的施工方案有效避開了復雜管線路段開挖難及區域交通導改難的問題,為工程的順利推進創造了有利環境。
“創新是一個技術團隊生存和發展的靈魂!”房祥坤對施工現場的重難點問題總有著格外的熱情,他以自身的實際行動帶領大家主動鉆研業務、統籌思考問題,解決了一個又一個施工技術難題。特別是在東方路立交工程的旋挖鉆孔施工中,該工程包含直徑1.5米到2.2米不等的樁基98根,因地質分布多為強風化及中風化白云巖層,巖質堅硬、巖體完整,樁基成孔效率低且精準度差。
“常規的旋挖鉆施工中,孔徑2.2米的樁基采用1.2米-1.8米-2.2米的開孔擴孔方式,其鉆孔效率每小時僅為0.35米!”作為工程技術部長的房祥坤對這個數據顯然不滿意。考慮到影響鉆孔速度的關鍵是巖層硬度和鉆機功率,所以改變鉆頭組合模式應該可以提高鉆孔效率。順著這個思路,房祥坤對現有的鉆頭型號的開孔擴孔效率進行了統計,結合現場施工經驗找出最可能適配的兩組鉆頭組合,通過現場試驗統計數據的方式進行比較分析,最終選定1米-1.5米-2.2米鉆頭組合。“相較于傳統的鉆頭組合,調整后的鉆孔組合效率可由每小時0.35米提升到了0.44米,效率提升近30%。”房祥坤非常滿意道。
作為新時代的有志青年,憑借超強的學習能力和毅力,房祥坤快速取得一級建造師證書,拿下施工行業的“通行證”。他以日益豐富的技術經驗、愈發自信的表達談吐,從一名初入職場的青澀“90后”蛻變到“有拼勁”的技術大拿,一路歷練,一路成長,房祥坤用熱血和青春書寫著筑港人的韶華時代。(陳靈)
責任編輯:趙睿
- 大干搶節點 勠力保通車!東方路項目部勞動競賽正式啟動2024-03-13
- 東方路立交工程迎來最新進展2024-02-28
- 滋味2023-12-07
- 最新產業快訊 頻道推薦
-
監利縣城西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工程正式開工2024-03-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