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11日電 日前,由《中國企業家》主辦的“2019中國企業領袖年會”在北京舉行。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后、萬科創始人王石等上百位行業領軍人物,圍繞“新時代、新技術、新模式”展開分享與探討。微醫集團董事長兼CEO廖杰遠受邀向參會企業家授課,分享了《數字化驅動中國新醫改》的創新實踐。
微醫集團董事長兼CEO廖杰遠
在奮力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當下,“以健康為中心”作為時代需求,背后蘊藏著巨大機會。會上,泰康保險集團創始人陳東升提出,大健康產業將會成為中國未來發展最快的產業之一,會成為繼房地產、汽車之后最大規模的支柱產業。《中國企業家》雜志社社長何振紅認為,智能時代需要超級互聯,大公司成為產業平臺,小公司在垂直領域硬核創新。
不久前,世界衛生組織把醫療信息化、遠程醫療、數字醫療等概念歸并成了“數字健康”,給數字健康做了前所未有的定義,認為它會升級診療和健保的全過程,并發布了《數字健康全球戰略(2020-2024)》。
廖杰遠認為,未來產業互聯網領域最寬的跑道是數字健康,他表示數字化影響一個行業,往往是將原有的生態和服務鏈進行重塑。在消費互聯網時代,中國第一個交易額過萬億的數字化平臺,目前只有阿里。中國僅藥品流通市場一年的交易規模就超過了2.2萬億,而且還在不斷快速成長。也就是說,在產業互聯網時代,中國第二個過萬億的數字化交易平臺可能就出現在醫療健康領域。
“微醫數字健共體”
廖杰遠向嘉賓們介紹了新一輪醫改目標的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通過藥品耗材的聯合采購壓縮醫藥流通的虛高藥價;第二階段是落地分級診療,解決醫療資源配置不均衡的問題;第三階段是真正實現從醫療為中心到健康為中心。
“數字化平臺在醫改中承擔了驅動三醫聯動的巨大作用。”廖杰遠介紹,以降藥價為例,三明通過數字平臺海西醫藥交易中心在全國率先實現藥品耗材的集中采購,7年時間節省了藥品耗材支出73.6億,海西平臺的交易量在2019年11月內就超過了1000億元。日前,國家發文要求各省推廣三明經驗,今年4月份,微醫旗下海西醫藥交易中心受國家醫保局委托,建設全國的藥品和醫用耗材招采管理子系統,在三明經驗基礎上,推進建立區域的藥品采購平臺,實現藥品聯采、議價、交易、結算和監管,進一步降低采購價格。這個平臺建成使用后,一年至少能為財政節省6000億。
他說,微醫成立全國首家互聯網醫院,率先借助互聯網技術實現線上、線下診療一體化,開創了互聯網醫院新業態,通過數字化支撐落地分級診療。其次通過智能化,與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浙大睿醫一起發布“21世紀赤腳醫生”,輸出常見病的標準化診療路徑,提供全科和專科多種AI輔助診療系統,重點進行供應側改革,提升基層診療能力。
在“以醫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過程中,微醫協助各個城市構建健康城市,通過底部的云平臺把醫、藥、保、健、養數據打通,頂端是健康門戶,這七個業務體系協助一個一個的城市再落地,真正成為以健康為目標的醫療維護體系。“我們把它叫健共體,健共體也成為國家醫改的3.0,健共體的目標很簡單:把老百姓的健康水平提升;把醫療的效率提升,把財政、把醫保支出的增幅控制下來。”
目前,微醫已協助天津、平頂山、三明、南平、龍巖、泰安、德州等十多個地市打造數字健共體,覆蓋超過2500萬人口。
大會上,微醫首次提出“健康城市合作伙伴”計劃。未來微醫將開放數字化能力和全程服務體系的閉鏈運營能力,和健康合伙人攜手創建數字升級的產業示范,落地健康中國。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分期消費越來越流行:劃算嗎?消費者要留意風2019-12-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