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胡群 很多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朋友來請求去銀行做擔保或證明,卻在完全不知情下簽字,過了幾年才被銀行告知,已欠貸款多年,再去找之前的那位朋友,已杳無蹤影。
原以為只是幫人去銀行做個證明,卻成為擔保人,甚至貸款人,背負銀行巨款,該怎么辦?
“被貸款的情況自征信系統上線以來確實發生過。”4月22日,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副主任王曉蕾向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征信系統只處理事實,事實以合同為準,如果借貸雙方對于交易有爭議,貸款方認為在簽訂合同時完全不知情,有效的方法是向金融機構提出異議,由金融機構認定。如果金融機構愿意調整,征信中心將接受數據信息進行更改;如果金融機構認為貸款方在貸款時知情,借貸雙方可以走法院訴訟程序,征信中心會根據法院判決作出相應調整。
自2006年正式上線,全國集中統一的企業和個人征信系統已成為我國重要的金融基礎設施。信用報告則成為反映企業和個人信用行為的“經濟身份證”。目前,個人和企業征信系統已采集9.9億自然人、2591.8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信息,分別接入機構3564家和3465家,年度查詢量分別達到17.6億次和1.1億次。
中國人民銀行官網發布的《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有關負責人就征信系統建設相關問題答記者問》指出,征信中心嚴格遵守《征信業管理條例》的規定,依法依規開展征信活動,切實維護信息主體知情權、同意權、異議權等合法權益,嚴格保障信息安全。
而異議權是指,征信中心會同金融機構認真開展異議處理工作,不斷提高異議處理效率,確保信息主體得到及時、專業的異議處理和信息更正服務。2018年,共受理個人異議申請4.1萬筆,異議回復率99.6%,異議解決率99.2%。
因此,如果“被擔保”“被貸款”的當事人認為自己的信用報告中有“錯誤”,可以向征信中心或金融機構提出異議,進行核實。
“每一個社會主體在經濟活動中,一定要對自己的簽字負責,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將本人名字寫在合同、法律文件上會對本人帶來的影響,目前社會公眾在這方面的意識還不夠強。此外,一定要愛護自己的身份證,目前在欠發達地區或青少年、大學生等群體中,對身份證的保護意識還有待提高,對不太了解的機構和網站上,一定要謹慎提供身份信息。”王曉蕾稱。
征信中心提醒強調,要保管好個人身份證件,身份證件復印件應注明用途;保管好個人信用報告,不隨意丟棄信用報告,不要輕易把信用報告提供給其他商業機構;在公共網絡查詢、保存信用報告后要及時刪除。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莆田一男子未向百度借錢 卻“被貸款”八千2018-09-05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地球經濟中心深圳什么情況 深圳超過北上廣了2019-04-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