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多來,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成效。昨日,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李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國家統計局發布的70城二手住宅價格指數和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環比情況來看,8月份可以說是年內房價的最高點,之后便呈現下降趨勢。總的來看,無論是一二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城市,房價漲幅都在第四季度開始收窄。
“究其原因,一是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后,市場預期由慢漲轉為下跌;二是8月份開始,部分城市棚改貨幣化安置方式逐步退出,使得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預期加速回落。”李赫預計,2019年三四線城市房價的下行壓力會進一步加大。
除了銷售價格進一步回落外,2018年全國商品住宅銷售面積和銷售金額增速也從9月份開始呈現放緩態勢。
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僅為14860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增速比前10個月回落0.8個百分點;商品房銷售額為129508億元,增長12.1%,增速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一線城市成交面積下滑相對有限,二線城市成交面積在11月份略有明顯反彈,三四線城市漲幅收窄較為明顯。
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分析認為,總的來看,目前二線城市在供求兩端都保持著較高的水平,而三四線城市受“去庫存”任務基本完成以及棚改政策調整因素影響,市場預期在逐步發生改變。基于此,預計2019年一線城市將呈現價格穩定但成交量下滑的局面,二線城市分化態勢會更為明顯,對于三四線城市來說,在2019年的變化或更加明顯,尤其是已經完成“去庫存”的城市,在因城施策的指引下會對樓市采取一定的調控措施,成交量或迎來進一步下降。
克而瑞研究中心副總經理楊科偉指出,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2018年房地產市場,似乎一點也不為過。上半年,雖然調控政策層面依舊“高壓”,但銷售慣性維持,投資開發額、新開工面積、土地購置面積增速等指標依舊保持著快速增長。然而步入下半年,市場涼意征兆盡顯,核心一二線城市的去化率較前期均有了不同程度的回調,土地購置面積增速放緩,投資開發增速雖維持高位但上漲動力不足等,這一系列現象都預示著樓市迎來自身的調整期。
展望2019年,楊科偉預計,房地產銷售以“淡季”為主。(記者 杜雨萌)
責任編輯:唐秀敏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2018年農資打假為農民挽回經濟損失1.25億元2019-03-15
- 25家中國房企前兩月銷售額同比降7% 巨頭“領跌”2019-03-07
- 東方財富年報顯示:天天基金網去年銷售基金逾5200億元2019-03-06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北京銀行推400億“補血”計劃 城商行老大謀轉2019-03-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