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去產能、民間投資、房地產
三季度數據,拐點不拐點關鍵看“四點”
◆經濟導報記者 蘭恒敏
三季度經濟數據出來了,大家都在討論經濟是不是出現了向好的“拐點”。關鍵看四點:PPI、去產能、民間投資、房地產。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3季度,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0%,增速與上半年持平。其中,8、9兩個月工業形勢還出現一波“小高潮”,兩月工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6.3%和6.1%。
最令人關注的數據是PPI。PPI同比經歷了54個月的持續負增長后,在9月份進入正增長區間,這似乎預示著通縮的壓力正在緩解,有利于改善企業的盈利能力和資產負債狀況,這將對企業信心有極大的提振作用。而從工信部調查的5000余戶企業產能綜合利用率看,今年雖然仍是低于前幾年,但是今年一季度是72%,二季度是73.5%,三季度已回升到74%。這些都是工業企穩的積極信號———只要機器能動起來,就有盼頭了。
關于去產能,有些爭議。譬如,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買入)(港股03988)(601988,股吧)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景彤認為,截至7月末,鋼鐵、煤炭產能退出分別只完成全年目標的47%、38%,這意味著全年去產能的壓力將大部分集中在下半年,這將使四季度工業生產面臨較大壓力。而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黃利斌說,到8月底已完成鋼鐵全年產能壓減任務的77%,“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能夠完成全年壓減鋼鐵產能的任務?!鼻?個月,鋼協會員企業由去年同期凈虧轉為盈利。產能利用率的回升和工業產品價格的回升,表明化解過剩產能正在發揮作用。
我們認為,去產能還是取得了重要成果的,甚至可以考慮得出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的結論。如果把去產能與PPI結合起來看,可能更明顯。直觀地說,價格上升是供求收緊的最早信號。過去經驗來看,價格信號往往領先產能周期約半年時間。除了煤炭、鋼鐵、有色和石油等國企占比高的行業價格回升較快,在政府干預較少、國企占比低的行業,價格對供給的反應似乎更加迅速且更堅決。
因此,前段時間煤炭、鋼鐵、化工等產品的漲價,不應被簡單視作市場的偶然波動,而應該密切關注其趨勢性意義。
另一關注點是民間投資。
民間投資的增速一定程度上反映民間資本對經濟形勢的判斷,也頗具風向標的意義。數據顯示,在經歷前6個月的持續下滑和7、8兩個月的企穩后,民間投資增速在9月實現今年首次回升,同比名義增長2.5%,比1-8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而且,9月當月民間投資增長4.5%,比上月加快了2.2個百分點。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說,“民間投資出現了企穩回升的態勢,這是非常好的一個現象。最近市場環境也在好轉,企業的利潤在改善,有利于促進企業民間投資的回升?!?/p>
當然,目前看,民間投資僅僅是止住了斷崖式下滑,回升微弱;整體看,民間資本投資信心仍不足。要恢復民間投資的信心,仍需放開市場準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為市場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等。
變量最大的恐怕是房地產。
9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9612萬平方米,比8月末減少1258萬平方米,表明房地產去庫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樓市的去杠桿遠沒有到實質性結構好轉的程度。近期房地產調控發力,很多人開始懷疑房地產市場遇冷是否會對下階段的經濟形勢造成影響。
相比房地產投鼠忌器,政府對基建投資的拉動作用寄有較大期望。最近的政策透露出一些端倪———“穩增長靠基建”。近來,基建投資批復進一步提速,財政部第三批PPP也下發。10月以來,發改委新批復兩鐵路項目和兩城市軌道交通規劃,項目總投資為1339億元。
當然,房地產調控所減小的穩增長動力,能否被基建大部分填補上,還需要觀察。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主管部門 頻道推薦
-
銀監會規范委托貸款 外資銀行或成重監對象2017-01-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