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踐行普惠金融、助力精準扶貧是時代賦予互聯網金融企業的新使命。廣大農村地區金融服務長期相對匱乏,如何踐行普惠金融進而打贏脫貧攻堅戰是一個全社會普遍關心的大問題,廣東互聯網金融企業正在探索“互聯網+三農”廣東模式,希望能為精準扶貧開拓新路徑。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發表重要講話:“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毋庸諱言,三農問題是當前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廣大農村地區被看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而解決農業農村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需要新路徑、新方法。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要推動信息技術與農業生產管理、經營管理、市場流通、資源環境等融合。如今農村網絡逐漸普及,催生著一波波巨變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農民議價能力低,主要利潤被企業掠去;部分項目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一些地方企業一哄而上、不講章法……
由此可見,三農觸網并非一帆風順,這些實際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的解決同樣需要發揮互聯網金融企業的優勢和特色。近年來,廣東省在這方面的探索和實踐一起廣泛關注。
2015年,PPmoney萬惠、正勤金融等試點單位開展了廣東“互聯網+信用三農”眾籌項目,在云浮、清遠、肇慶、梅州的農村地區和農企、農戶深入溝通交流,最終以眾籌的形勢為他們提供互聯網金融服務,這在當時堪稱一次重大嘗試。以我們PPmoney萬惠的“益粒米”公益眾籌項目為例,通過互聯網金融的技術和模式連接都市和鄉村,分別為投融資雙方提供農產品(行情000061,買入)和資金服務,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應。作為廣東省金融服務創新的首批試點之一,PPmoney萬惠通過發揮自身優勢為農業企業、農戶籌集資金,提高“三農”融資效率,促進廣東貧困地區開展精準扶貧,截止今年6月底,PPmoney萬惠的12個眾籌試點項目籌資209.12萬元。
當前,以政企合營的方式進一步闖出“互聯網+三農”的廣東模式正在變為現實,在領導部門的指導下,包括PPmoney萬惠在內的互聯網金融試點企業有望參與發起成立信用三農-普惠金融服務平臺,該平臺將在全省引入經過考核的農業項目,然后由參股互聯網金融平臺企業負責在互聯網端接入用戶資金,在平臺內進行撮合,進而提供農產品電子商務展銷、物流、信用建設、培訓等一站式服務。這種新模式在逐漸落地的過程中有著五大特色:項目及參與主體合規程度高、創新能力強、項目來源穩定、具備可持續性、切實助力精準扶貧。
今后,包括PPmoeny萬惠在內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將越來越多地服務農村市場,通過創新發展“互聯網+三農”模式踐行普惠金融、助力精準扶貧,承擔社會責任,不辜負互聯網金融企業當前面臨的時代使命。
責任編輯:莊婷婷
- 最新互聯網金融 頻道推薦
-
天津市互聯網金融協會成立 國美金融當選副會2017-01-07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