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光景,互聯網金融從5000多家,減少到了2000多家。有些平臺僅上半年就達到了200%以上的業績增長,而有些則慘淡退出。互聯網金融浪潮過后,裸泳的人注定被迫退出?;ヂ摼W金融如今已經走到了分化的十字路口。
200%以上的高速增長并不少見
“26.12%的增長!宜人貸的股價還在漲。”昨日一早,來自于互聯網金融朋友圈的夸張霸屏模式,讓幾乎所有與此有關系的人從清夢中醒來,更有朋友從大洋彼岸的加拿大,直接打來電話分享快樂與不安,“我買的宜人貸股票又漲了,這可比投資他們產品賺得多!但總有一種不踏實的感覺。”
宜人貸,中國首個登陸美國紐交所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在其剛剛上市之時,并不怎么被業界看好。其股價一度從將近10美元下跌到不足4美元,便是最好的例證。
不過,今年宜人貸的股價漲勢十分迅猛。僅8月份就有多個交易日漲幅在10%以上。上周宜人貸發布第二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其上半年凈利潤2.61億元,同比增長226%。這讓其股價出現了一波高達13%以上的上漲。
而本周一的增長,則更讓宜人貸的股價最高升至35.41美元。相較于今年最低時3.56美元的股價,上漲了將近9倍。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周末網傳“史上最嚴監管”的出爐,更是讓這個為數不多上市的平臺股價出現暴漲。
實際上,在國內互聯網金融平臺上,不少老牌的平臺都達到了200%以上的業績增長。拍拍貸此前發布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平臺交易額超70億,其中二季度共促成交易40.94億,同比增長383.05%。另有數據顯示,2015年P2P行業普遍實現80%到90%的增長。
“未來5年,互聯網金融都還會保持如此較高速度的增長,未來金融創業的機會就在中國。”掌眾金融首席戰略官譚淳表示,互聯網金融讓金融從建設國家的屬性,向解決普惠金融的方向轉移,這其中的商機并不少。“只不過未來能做下去的公司越來越少了。”
銀監會或將祭出“最嚴監管”
2013年支付寶推出余額寶時,很多人都不會想到,互聯網金融這個舶來品會在中國生根發芽,并成為全球發展最迅速的領域。就連納斯達克的交易屏幕上,也會不斷跳躍著超高漲幅的中國平臺身影,這比堪稱P2P行業領航者的美籍平臺Lending Club可憐的股價表現顯眼得多。但比丑聞不斷的Lending Club更慘的是,中國那些掙扎著努力求生的平臺。
監管的腳步已臨近。本周頻頻網曝銀監會已向各家銀行發文征求意見,要求P2P平臺做嚴格披露的指標高達65項,還將禁止“聯合存管”等所謂的創新形式,與銀行合作存管也要以取得工商注冊登記、營業執照、完成金融監管備案等級、擁有完善風控和管理制度等五大要求為前提。
“這意味著,大多數互聯網金融平臺將不合格,銀監會無異于借銀行大開殺戒。”業內人士坦言,符合監管要求的平臺可以說是寥寥無幾。
互聯網金融的洗牌仍會持續
泡沫鑄造的大潮已經退去,與前幾年騙子公司不同的是,近幾年互聯網金融公司退出原因更多變成了“經營不善”。
盈燦咨詢研究顯示,今年上半年,網貸平臺數量呈現了階梯下降的走勢。截至2016年6月底,正常運營平臺數量已經降至2349家,半年時間內不斷有平臺主動清盤。
就算業績大規模上升的平臺,在經濟下行的壓力之下,壞賬的高企也成為平臺高速發展的隱憂。
以宜人貸為例,其業績報告中披露,截至二季度末,2015年促成的A、B、C、D借款的壞賬率分別為4.5%、4.5%、5.7%和4.2%,相對于2016年一季度的3.4%、2.9%、3.2%和2.5%,分別上升1.1%、1.6%、2.5%和1.7%。
一位銀行業內人士坦言,很多P2P龍頭的不良率基本處于8%以上的水平,行業平均不良率水平還會更高。當下很多平臺還沒有經歷放款的全周期,不少壞賬還沒有完全顯現出來。
譚淳預計,互聯網金融現有平臺可能還得有一多半退場,最多只剩下幾百家。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八零后、九零后最熱衷在網上“買買買”2016-12-30
- 未來十年最賺錢的16大行業都在這:云計算、虛擬現實、人工智能……2016-12-30
- 由美圖看互聯網下半場投資邏輯 會是下個騰訊嗎2016-12-29
- 在“互聯網+教育”喧嘩背后,別忘了教育初心2016-12-27
- 監管風暴:超五成網貸平臺遭淘汰2016-12-27
- 傳統中醫插上互聯網翅膀 創業者叫好背后藏危機2016-12-09
- 廈門自貿片區啟動“互聯網+自主報關”改革試點2016-12-06
- 劉士余:加強兩地監管 加大跨市場執法協作力度2016-12-05
- 福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獲批設立2016-12-02
- 摩拜單車CEO王曉峰:創業不要追“互聯網風口”2016-11-25
- 最新互聯網金融 頻道推薦
-
天津市互聯網金融協會成立 國美金融當選副會2017-01-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