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7年到2017年網貸行業在我國發展已滿十年。從最初的無人問津,到被認可接受,P2P理財正在逐漸改變更多人的投資方式。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底,網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達到了近5萬億元,較去年同期累計成交量增長幅度超過100%。與此同時,6月P2P網貸行業的活躍投資人數約為430萬人,較去年同期增加近30%。通過比較不難發現,網貸行業成交量增速遠高于投資人數的增長,這意味著P2P理財沉淀下來的“老”投資者數量居多,且單一投資者在網貸理財上的投入金額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
有部分網貸投資者表示,隨著自己理財年限的增加,已經累積了豐富的投資經驗,感覺P2P理財風險并不如開始想象的那么高,所以愿意投入更多的資金在網貸理財項目上。
對此業理財專家表示,網貸行業在國內已經歷了較長的發展周期,很多早期參與網貸理財的投資者也有了一套自己的投資經驗和邏輯,因此加大資金投入是可以理解的。但投資者在追加資金的過程中應當意識到行業和平臺的風險是動態變化的,此前的經驗未必適合當下,即使是科學的投資方式如果不能正確的運用也容易導致較大的資金損失。
只看“標簽”風險高 選擇平臺應重實力
以往很多投資者在選擇平臺時會有一些固定的偏好,例如過度信賴“上市系”、“國資系”等類型的平臺,把本來應該多方面綜合考量的事情,用單一“標簽”來替代。理財專家認為,在過去網貸平臺魚龍混雜的時期,投資者追求“標簽”是環境使然,當時行業里跑路、詐騙事件頻發,投資者從心理上會認為有“標簽”的平臺更可靠一些。但隨著行業逐步規范以及競爭的加劇,一些平臺在風控、經營、合規等方面的短板逐漸暴露,其中不乏一些像金聯所、綠能寶等出現大面積逾期且兌付困難的國資或上市系平臺,因此“看標簽”的投資邏輯并不適合當下的投資者使用。
在現有的網貸環境下,投資者應更重視網貸平臺的綜合實力,在平臺選擇方面投資者可參考口碑較好的互聯網理財第三方服務平臺風車理財的風險評估體系和評估結果。風車理財獨創的FRAS風險評估體系,對網貸平臺的線上及實地考察包括了背景實力、風控體系、業務模式、產品特性、運營能力和IT技術等6大角度、32個維度、100多個評估點。投資者可根據風車理財據此提供的網貸平臺綜合評級和評級簡報全面了解平臺實力,選擇符合需求的平臺進行投資,以降低自身的投資風險
“分散投資”非廣撒網 質量比數量更重要
很多資深網貸投資者都認可“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的理財方式。投資者如能做到健康合理的分散投資,無論是對于“防雷”,還是降低“踩雷”的損失程度,都會有較大的幫助。但在實際操作當中,部分投資者理解的分散投資就是多選幾家平臺,殊不知“廣撒網”的方式并不能達到分散風險的效果。理財專家表示,分散投資不是盲目增加投資對象,而是要建立在目標平臺相對優質的基礎之上。部分投資者選擇的平臺性質高度雷同,如周期短、收益高、優惠力度大等,廣泛而大量地投這些平臺,表明上看投資是分散的,實則風險高度集中,容易接二連三踏入“雷區”。
在理財專家看來,正確的分散投資方式仍要優先鎖定一些綜合實力較強的網貸平臺,在此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投資總額以及自身對資金流動性、收益率等方面的需求進行科學配置。在具體的操作方面,投資者可參考第三方平臺風車理財倡導的“健康組合五原則”進行投資,即盡量做到分散投資、配比均勻、優選平臺、長中短期結合以及合理收益等方面的均衡。同時投資者也可根據風車理財提供的投資組合分析服務來做進一步的優化和調整。
眼下,網貸理財在大眾范圍的普及程度漸高,有一定投資經驗的網貸投資者越來越多。一些投資者因在過往投資周期中嘗到順利收回本息的甜頭而篤信自己尚不成熟的投資邏輯,這時往往更容易走入誤區。隨著行業發展和環境變化,投資者應及時更新自己的理財經驗,利用好第三方平臺不斷調整和優化自身的投資方式,以便延續穩健收益的“戰績”。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廈門自貿區管委會林樹溪副主任調研重點平臺建設2017-07-14
- 深交所發布市場操縱案例提醒投資者:連續上漲有蹊蹺2017-07-13
- 上半年中國對外投資同比下降45.8%2017-07-13
- 投資樂視項目 多家私募信托資金能否抽身成焦點2017-07-12
- 人行隨州市中支搭建小微企業綜合服務平臺2017-07-11
- 退市與暫停上市齊加碼 A股“有進有退”成常態2017-07-11
- 福建省發改委全力推進企業投資項目審批制度改革2017-07-11
- 新華社再評王者榮耀:暴露游戲行業野蠻生長的痛點2017-07-11
- 長泰縣道路交通建設完成投資5.24億元2017-07-11
- “爆買”日本機器人折射中國軟肋:自主創新能力不足2017-07-10
- 最新網絡金融 頻道推薦
-
6月北上廣P2P平臺之最 北京收益率再度居首2017-07-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