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上午,江蘇沛縣鹿樓鎮的一名3歲的男童樂樂獨自在田地里玩耍,不慎掉入了田里的一口枯井內,廢氣的深井有8米深。據村民說這口井以前用于農田灌溉,現在已經廢棄,但是里面還有積水約四五十厘米。
據目擊此事的民眾介紹,男童站在水中,保持著站立姿勢且意識清醒,但因為驚嚇過度,哇哇大哭。
幸虧消防大隊及時趕來,最終采用了“倒掛金鉤”的方式下井營救孩子小孩,據悉,小孩身體并無大礙,只是受了些驚嚇。
炎炎的夏日過去了,秋高氣爽的秋天到來了,對于愛運動的孩子們來說確實是個戶外游玩的好季節。孩子們和大自然多多接觸一方面能鍛煉身體機能,另一方面也能讓孩子愉悅身心。但如果父母不多加注意,孩子又貪玩,很可能發生類似于上述的危險事件。那么,秋季戶外運動需要注意哪些事情呢?
1、根據孩子的身體狀況選擇戶外運動內容
兒童體格發育遵循著一定規律,家長選擇的戶外活動應適應兒童自身規律,切不可拔苗助長,過早地進行劇烈而復雜的活動,會給兒童身體帶來損傷。基本原則是年齡越小,活動內容應該越簡單。
對于小嬰兒來說,冬季的戶外活動多是為了曬曬太陽,促進骨骼發育,增加視覺、聽覺刺激,促進腦發育,所以只是需要父母抱著孩子散散步就可以。
大一點兒的孩子,運動能力增強,可以在父母的協助下做一些簡單的活動。比如兩歲左右的孩子走路比較穩,可以做平衡木練習,可以在正規的平衡木或花壇邊、馬路兩邊的路邊石上練習。
2、戶外活動切忌太早或太晚
戶外運動時間最選在上午10點至下午兩三點時間范圍內,不管是有陽光還是無陽光的天氣,每天上午十點至下午兩三點鐘,是一天內溫度最高的時間段。當然,最好選擇有陽光的天氣帶孩子外出,可以讓孩子充分的沐浴陽光,天氣也暖和,更適合孩子心情地玩耍。
3、監護人應對孩子做好安全教育
不管是父母還是親人,帶孩子出去玩耍一定要叮囑好孩子,做好安全教育。一方面不要走遠,尤其是不要離開監護人的視線范圍外,監護人也要隨時觀察孩子的行動情況,另一方面,要教育小孩遠離尖銳的物體,以及各類昆蟲動物,防止出現不必要的傷害。
此外,小編也提醒各位父母,出去玩耍時請務必給孩子帶上水、干糧,因小朋友玩耍時容易受到小傷,故可以帶上一瓶紅藥水(小瓶裝)、創口貼、幾根小棉簽,另外,因小朋友玩耍時容易出汗,這天氣也容易著涼,為了避免感冒,還需要帶上兩條吸汗的毛巾,不定時的關注寶寶背后是否汗濕。再者,需要帶上濕紙巾,因此類紙巾上含有酒精成分,在寶寶玩餓了吃東西前,可以將其擦拭手后再吃。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