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午,福州市馬尾邊防大隊民警高堅和謝俊杰出了兩次警。一次是游客采摘葡萄可價格沒談妥,跟果農扛上了;緊接著是一名果農報警說,自家葡萄被偷摘了300多斤。
兩起警情忙完回來,正好趕上午飯時間。“下午我們還得去葡萄園走訪一下。”高堅端起飯碗笑著說,這一天都在葡萄樹下“發功”,耗盡了“洪荒之力”。
瑯岐島是福建大力打造的生態旅游島之一。8月中下旬,正是是瑯岐島3000畝葡萄園采摘尾季,游客紛至沓來,旅游糾紛也相應增加。馬尾邊防大隊推行“旅游警務”工作模式,確保旅游案件有快速處理通道,提升了游客的旅游體驗。
部門協作構建“一盤棋”
瑯岐島上大小葡萄園有幾十個,游客采摘、購買時與果農起糾紛,每個月都有幾次。“瑯岐島的葡萄很甜,這名頭很響亮,但不能毀在糾紛上。葡萄樹下的糾紛,我們爭取都在葡萄樹下調解完。”馬尾邊防大隊大隊長潘文強告訴新華網記者,每逢葡萄節,邊防派出所民警都要提前走訪農戶,勸導其誠信買賣,在服務游客上多用心。
瑯岐島葡萄一條街,道路兩側各有一排時鮮水果攤點。“以前這里可亂了。”一名女攤主說,以往每天都有人搶占攤位、占道擺攤,當地邊防官兵和城管執法人員聯合執法,給各攤主編號歸位,這才改變了混亂的場面。
潘文強介紹,兩年來瑯岐島因地制宜地嘗試推行“旅游警務”,與各島上的工商、消防、交通、衛生等部門建立聯動聯勤制度,優先調解、快速處理旅游糾紛,“邊防派出所就是前沿窗口,一有案件或糾紛,涉及到的主管部門也會馬上行動起來,如今島上各部門擰成一股合力。”
科技管防實現全覆蓋
“信息化”是瑯岐島旅游警務的“重頭戲”。
在福建自貿區整體規劃中,瑯岐區塊的功能定位是建設國際旅游島,島上旅游產業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契機。 8月下旬瑯岐島旅游業依舊火爆,周末每天進島車輛超過3000部,客流量在1萬人以上。
游客爆棚時,瑯岐島上的治安防控形勢越發凸顯出來,瑯岐邊防派出所所長靳身強說,游客隨身財物被盜案件一度讓他們頭疼不已。
現在,瑯岐島上重點景點、重要路段、游客集中區域已安裝315處全球眼探頭,在瑯岐邊防派出所指揮室可以通過大屏幕對全島動態一目了然。
2016年除夕,一位福州姑娘的手機在瑯岐島一超市丟失。民警調取監控很快鎖定一部浙江照牌的小車。民警輾轉聯系上小車司機,對方承認了違法事實,并在除夕當晚從將手機歸還。
“這些‘天眼’讓我們治安防控更有力量,應急預警處置也更及時。”靳身強說,通過信息化手段,派出所指揮室可以及時了解到哪些景點客流爆滿、哪些路段交通堵塞、哪個點段有突發狀況,協調巡邏的民警和聯防隊員迅速趕到、介入處理。
“互聯網+”警務平臺
“互聯網+”時代,瑯岐島的旅游警務也跟上了節奏。
瑯岐島被劃分成10個警務網格,每個網格都有1個警務室。海云邊防派出所沈錦彬所長介紹,每個警務區都有個警務聯防微信群,每天都聊得火熱,島上一些棘手的問題,在群里聊著聊著就解決了。許多小孩隨父母旅游走失走散,常常通過這個微信群找到。今年葡萄節開幕式當天,有個游客的小孩走丟,急得不行。民警將小孩的照片、身高和穿衣信息在群里發布10多分鐘,就有熱心村民找到小孩。
瑯岐島上的2個邊防派出所還推出“互聯網+”警務平臺,其微博、微信公眾號可提供旅游咨詢、報警、求助等服務,目前已有粉絲60余萬人。23日中午,瑯岐邊防派出所民警余雨晴一邊吃飯一邊刷著官方微信和微博,“如果有游客需要幫忙,不能讓他等太久。”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