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記者 何佳媛/文 陳建國/攝
昨日,記者走進晉安區鶴林生態公園,見到了河道蜿蜒、綠樹相依、花草成趣的美景。晉安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公園建設,全程介入公園設計和施工。晉安區園林局副局長蔡穎說:“公園建設已經進入掃尾階段,為了保證游客的舒適、安全,區園林局和施工方無縫對接,全面介入公園養管,實現精細化管理,公園大部分區域都可以游玩,今年春節前可以全面開放。”
251畝生態公園設五大區域
鶴林生態公園位于晉安區,北至鶴林路、南至化工路,與金雞山、晉安湖相鄰,整個項目占地面積251畝。公園設計在地形塑造、水系改造、植物造景上做足文章,營造舒適宜人的綠色空間,還兼具海綿公園的功能。
公園分設五大主題區域,通過功能滲透,將各個功能區“縫合”在一起。
濱水核心區:以層疊的草階退臺點綴景觀雕塑,建設荷塘棧道,豐富水岸景觀。
濕地植物科普服務核心區:結合濱水空間設置休閑廣場、風箏草坡、生態駁岸、步道,市民可以在此健身、娛樂、放風箏等。
親子游樂區:包含兒童運動場、微地形攀爬草坡、家庭野餐活動區。下沉廣場形成人工設施及親水駁岸。彩色玻璃大廊架提供了遮風避雨的空間。臨水草坡空間凸顯公園生態空間對整個鶴林片區乃至城市的影響力。
時尚觀演區:設置古井文化走廊,以古井為元素集中展現歷史風貌。核心建筑朱熹文化講堂是提供書吧、氧吧、書畫教學的文化靜修地,兼具水岸茶室功能。岸線設有生態觀鳥屋,可豐富游客的濕地體驗。在休閑舞臺,能觀賞戶外音樂舞蹈表演。在眺望臺上,游客可遠眺牛崗山。
活力運動區:既是晉安區居民活動和商務中心的功能承載地,又是城市型景觀向生態型濕地景觀過渡延伸的連接紐帶,當地有各類運動場和小型極限運動場,將帶給人們不同的休閑體驗。
25個景點95種植物突出公園生態特色
“為了突出公園的生態特色,我們建設了25個景點,種植了95種植物,其中水生植物就有40多種。”施工方現場負責人陳文告訴記者,游客可以到公園尋找各種美景、各種植物。
25個景點有:鳳丘廣場、踏音棧橋、涓流橋、古井花園、聽泉樓、徑塔廣場、環秀塔、欣奕廣場、環翠廊、暢溪廊、頤波橋、留音舞臺、枕碧樓、拾光連廊、秋天童話、曲溪橋、浮翠廊、合粹館、坐石坡、云舒廊、流杯臺、引碧橋、攬秀樓、臥波橋、清暇廣場。公園利用水系串起各個主要景觀節點,打造“顯山露水”的生態空間格局。
公園通過改造駁岸,塑造彎曲、生態、自然式河流,蜿蜒穿過公園,呈現濕地、溪流、湖等多種形式,凸顯生態水系的特質。園內設計“海綿花園觀察徑”和“臨溪生態健康徑”兩大主題步道,沿途景色或燦爛絢麗,或清幽雅致,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在公園種植的植物中,喬灌木和地被草皮各有40多種。多樣的植物空間、植物群落,構建了天然的戶外課堂。
串起3個公園打造城市綠軸
市城鄉建總市政工程部副經理林慶貴告訴記者,根據規劃,鶴林生態公園將與已經建成的牛崗山公園、今年計劃動建的晉安湖公園成片連接起來,形成一體化的晉安公園,從北到南將近2000畝,打造福州城市綠軸和生態廊道。牛崗山的水源已經下穿式引入鳳坂一支河,匯集到晉安湖公園。三園一體化的晉安公園將成為今后福州最大的公園。核心區從布局上和美國紐約的中央公園相似,特征是長條形且層次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