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8月14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張維璟 趙瑩 陳木易/文 楊勇/攝)在永泰天門山景區里,有一群來自河南平頂山的“蜘蛛俠”們。他們工作時,腰間綁著繩子,身前緊貼著凹凸不平的峭壁,身后沒有護欄,而是落差約188米的懸崖谷底。
就是這些棧道工人,站在半空中凸出的幾塊木板上,徒手修鑿出了屬于福州市景區的首條高空玻璃棧道。
今年國慶前,這條總長110米的玻璃棧道預計將對外開放。據棧道施工隊的隊長賈紅陽介紹,屆時,透過全鋼化的玻璃,游客們能更好地欣賞腳下的美景,還能享受“空中透明漫步”的驚心與快感。
扛上百斤貨料 爬山鑿石修棧道
10日上午,記者初見賈紅陽,他精瘦的身材,黝黑的皮膚,操著一口濃重的河南口音,言行中不時透出一股干練勁兒。去年8月起,他帶著40多個工人,在位于天門山景區入口處不遠的南北兩座高山間,開始了玻璃棧道的修鑿工作。
自山腳出發前往玻璃棧道的施工點,還要爬1000多層的水泥臺階。在烈日的炙烤下,記者一行人花了半個多小時抵達目的地,就已經汗流浹背,氣喘吁吁。
“做我們這行的,足夠好的體力是最基本的條件。”賈紅陽說,地面作業可以使用大型機械,但在懸崖峭壁上修棧道,就全部靠人力。修棧道需要的大部分材料,諸如木板、石料、鋼筋等,都要靠工人們一樣樣地扛到目的地。
工人們每天的作業時間是清晨5點半到下午6點半。在這期間,大部分工人都得肩扛上百斤的貨料或者機械,多次往返。
“沒有石梯的地方,工人們只能沿著濕滑陡峭的巖石,手腳并用著往上爬。”
離地近200米高空 專注打眼和搭架
如今,玻璃棧道只差鑲嵌上玻璃等幾道工序便能徹底完工。記者在現場看到,玻璃棧道的鋼架僅用幾塊簡易的木板上搭著,從腳邊木板的空隙處往下望去,瞬間就讓人感覺雙腳發軟。
賈紅陽告訴記者,一條棧道施工,要經過搭架—打梁口—鋼筋—錨固—制模板—布面筋—澆鑄混凝土—拆模—護欄—鋼管焊接—上水泥等10多個工序。這其中,打眼工和搭架工是棧道工種中危險系數最高的。
修建棧道之前,要先做好勘探工作。探路的工人在腰間綁上安全繩,從山頂懸空至峭壁上選點打眼,以便順著崖壁走勢,把最基本的鋼管骨架搭好,在骨架上鋪木板,形成簡易的施工平臺。在這之后,才能開始玻璃棧道的修鑿工作。
“除了要克服腳底下的膽戰心驚外,工人們還要手舉著100多斤重的空氣鉆,站在僅1米寬的鋼管架上打孔。”賈紅陽說,每個孔深約2.5米,5個工人一天僅能打8個孔。
在打孔期間,工人們的背后沒有護欄,下方是落差約188米的谷底水庫,因此他們都要格外小心。記得有一次在焊鋼構時,電焊火花不小心燒著石壁上的干草叢,所幸滅火及時,但仍驚得大家出了一身冷汗。
天門山玻璃棧道 省內落差最大
“到9月15日,我們就能在這處棧道鋪裝玻璃,國慶節之前估計就能開放了。”永泰天門山生態農業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的執行總經理呂勇興奮地說。
呂勇說,在此前的選點中,他們經過多處考察和篩選,在綜合險要系數、落差和刺激度等因素之后,才確定建在此處。玻璃棧道全長約110米,橋寬1.5米。落差188米,是目前省內在建的玻璃棧道中落差最大的。
距離該玻璃棧道下方落差約30多米的地方,他們同時建了一條跨山的玻璃懸索橋。該玻璃橋長180米、寬3米,橋面距谷底約108米,最大凈承載重量達45噸。玻璃棧道采用全鋼化玻璃,每平方米承載重量將近800公斤,安全系數比較大。
“晴天時,藍天和白云的倒影將會鋪滿了整條棧道。云霧繚繞時,玻璃棧道則在霧中若隱若現。天門山主景區的美景將會如數盡收眼底。”呂勇說,作為福州市景區首條高空玻璃棧道,他們有信心將會吸引諸多的游客到此感受刺激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