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晨(音)不是人們常說的那種中國農民工。在北京北部寒冷且受到污染的空氣中,她正在與其他約40個人等待申請干兩天兼職:在某體育用品大會上引導參觀者。“錢很少。”這名21歲的會計專業學生在談到可獲得約240元的報酬時說,“但我想要一種更有趣的生活。”
她是通過初創企業斗米兼職報名并申請這份工作的。為獲取每天約130元的報酬,該平臺用戶可以在超市內整理牛奶箱或在人行道上發放廣告冊。許多此類工作僅需要持續幾天或幾周,這種靈活性很適合忙于大學學業和社會生活的年輕人。該平臺首席執行官趙世勇說:“許多年輕人說他們不想要太多工作保障,因為他們或許并不需要,他們通常并不打算留在任何一個城市。”
上一代中國人并不渴望這種打零工的生活方式,他們的中產夢向來是在大學畢業后獲得一份穩定的工作,最好是在公辦單位。但去年對1.3萬名中國大學生進行的一項調查發現,48%表示不愿意進入傳統就業市場。
盡管干兼職與中國最新一代勞動力的渴望相一致,但也受到越來越多年長勞動者的歡迎,尤其是那些來自鋼廠和煤礦等低效益國企的員工。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