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衛報》11月21日報道,近日一項針對英國大學生的調查顯示,有近20%的學生在大學第二學年會受到焦慮癥的困擾。焦慮會觸發身體的“戰斗或逃跑”反應。 過度焦慮如何影響大腦精神科顧問Rajeev Krishnadas說,有研究表明,過度焦慮的時候,大腦負責學習、記憶、情緒和行為調控的關鍵區域——前額葉皮層和扁桃體會作出恐懼反應。
“外部刺激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會激活大腦的很多區域尤其是扁桃體。正常情況下,前額葉皮層負責評估相關刺激,并嚴格控制。如果刺激并未構成威脅,則扁桃體的活動受到抑制;如果構成威脅,扁桃體就會作出恐懼反應。” Krishnadas說。 焦慮癥患者的大腦對恐懼會做出錯誤決定,前額葉皮層無法控制扁桃體活動,以致身體進入“戰斗或逃跑”模式。
在這一狀態下,人的腎上腺素上升,控制自主活動如呼吸的交感神經系統起作用,心率上升、呼吸加快、血液流向四肢、血壓和體溫升高,然后引發出汗。 臨床心理學家Angharad Rudkin博士在研討會上說:“這顯然不利于學習或集中。即便你接收了信息,這些信息也可能會反彈,不會儲存成你的長期記憶。”
10條科學小貼士 帶你遠離焦慮恐懼癥
慈善機構“焦慮英國”上月發布了一份學生焦慮指南。該指南提出了10條自助小貼士:
自我對話。產生恐慌感的時候要告訴自己:
不要恐慌。控制呼吸。試著通過鼻子吸氣4秒,保持2秒再通過嘴巴呼氣6秒。
調整位置。如果你覺得教室又大又擁擠讓你很不舒服,試著坐在出口附近。將課程錄下來以免有遺漏。 將課程或論文分塊。這需要提前計劃,不要把所有的內容留到最后才做。
有張有弛。研究稱青年人的注意力為40分鐘。所以學習30分鐘后可以稍微休息一下,喝點東西或者呼吸呼吸新鮮空氣。
不要拖延。拖延可能是焦慮癥患者最大的敵人。說服你自己學習5分鐘。一旦開始學習你可能會想要繼續。如果不想,你至少也完成了5分鐘的工作。
善待自己,但要有原則。最容易阻礙自己的就是你自己。接受難題并思考如何用大腦解決它。
控制咖啡因和酒的攝入。過量攝入咖啡因會增加焦慮,酒雖然可以放松身體但不利于第二天的生活。
記住你并不孤單。每個看起來沒有困擾的人其實內心也有過掙扎。
多與別人交流。
養成健康的飲食、睡眠和運動習慣。
每天散步30分鐘也可以減輕焦慮。(實習編譯:陳璐 審稿:劉洋)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