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紀,卻患上了糖尿病,“小糖人”小明(化名)現在只能待在家里。昨日,家住蘇州工業園區的市民洪女士向記者反映稱,她5周歲的兒子小明,因為8月初查出患上Ⅰ型糖尿病,所在幼兒園得知情況,在新學期開始兩天后要求孩子退學。
小糖人 即兒童糖尿病患者
中國最新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小糖人”的發病率達十萬分之六,且年發病增長超過14%。
讓人不安的疑問:
1這么小的孩子怎么會得糖尿病?
專家:糖尿病低齡化趨勢或與生活環境有關
蘇州高新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葉洪平告訴記者,5歲的孩子患上了糖尿病,表明胰腺功能有所受損,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病因,但是很有可能和生活環境有關。葉洪平此前也接診了一個低齡兒童,該名兒童出現了多飲、多尿、消瘦等癥狀,一測血糖,比正常值高出許多,仔細檢查后,孩子被診斷為Ⅰ型糖尿病。
提起糖尿病,許多人馬上就會往中老年人身上想,“除了醫生以外,很少有人會把糖尿病和兒童聯系在一起。”葉洪平表示,其實現在兒童糖尿病病例正不斷增加,患病人群有低齡化傾向,但人們對兒童糖尿病患者的關注程度,遠遠不及成年糖尿病患者。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促進全球對兒童和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的關注,“聯合國糖尿病日”的主題連續兩年都聚焦在“糖尿病和兒童、青少年”。
據介紹,除了遺傳因素,兒童患糖尿病的主要原因是不良飲食習慣。小孩子大多喜歡喝甜飲料、吃油炸食物,這恰好是誘發糖尿病的不良生活方式中最突出的一點。研究表明,肥胖與糖尿病的發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2 孩子得了糖尿病那該怎么辦?
專家:控制好血糖,一樣正常生活學習
據了解,Ⅰ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島受損,分泌胰島素減少,多見于青少年。葉洪平醫生提醒:家長要留心觀察孩子的一些生活細節變化,看是否符合兒童糖尿病的前期征兆。“如果孩子經常感到沒勁,疲勞無力;以前不尿床的孩子現在尿床了;孩子吃得挺多,體重反而減輕了,出現這樣的癥狀,要及時送孩子到醫院檢查。”
對于已患糖尿病的兒童和青少年,他們年齡小,認知性差,這就需要家長和醫生更加細致和耐心幫助與指導。家長要懂得糖尿病的危害,主動掌握疾病日常護理要求,堅持督促孩子規律飲食、活動和用藥,定期監測病情。
葉洪平表示,其實糖尿病也并不可怕,平時只要控制好血糖,同樣可以和其他孩子一樣正常生活學習。糖尿病兒童飲食原則上也是平衡膳食,保證孩子飲食的多樣化。每餐飲食都應包括主食、葷菜、蔬菜等。定時定量進餐也是家長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兒童糖尿病患兒多為Ⅰ型糖尿病,吃飯前需要采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定時定量,及時進餐,可以預防低血糖的發生。
動起來,讓糖尿病滾開
“合理增加兒童和青少年的身體活動,養成規律體育鍛煉的習慣。這是預防糖尿病非常有效的途徑。”葉洪平建議家長,應該多鼓勵兒童和青少年走出戶外,運動起來,不要沉迷于電子游戲和手機;運動以中等強度為宜,可采用全身的有氧運動,如跑步、跳繩、登山、游泳等,應當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