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3 用正確名稱談論身體
正確的性教育,就是讓孩子認識自己的身體、感受身體的美好,而不是什么隱晦骯臟的東西。只有從小對身體有了正確的認識,才不會做出不禮貌的行為來,比如拿異性的生理特征開玩笑、游戲式地撫摸其他人的生殖器等。其實,孩子的可塑性很高,在很多時候,接受過度社會洗禮的大人反而要向孩子學習,學習著如何去坦然看待性,進而不避諱談論性器官。
據陸錦英老師介紹,在洗澡的時候,她會很自然地帶孩子認識身體的器官,清楚講解每一個器官的功能,對她的兒子來說,說出“陰莖、陰道”就像說“鼻子、嘴巴”一樣自然,因為它們都是身體的一部分。大人在談論性的時候越自然,對孩子的教育效果就越好。
原則4 注意自我保護,清楚身體界線
在孩子正確、坦然地認識身體之后,就要讓孩子知道隱私與自我保護的重要。其實,在教導孩子認識身體器官時,就要讓他明白不能暴露身體的某些生殖器官,這并不表示那些部位是可恥的,而是出于對個人隱私權的尊重。
隨后,父母可從小教導孩子保有自己身體的隱私權,不能讓別人隨便觸摸自己的身體,也不要隨便觸摸別人的身體。所以,當孩子想伸手摸媽媽的胸部或是想看其他阿姨的內褲時,都應適時教導正確的觀念。
當然,那些出于禮貌的舉動,如摸頭、觸肩等就另當別論啦。不過,每個孩子對身體的感受都不同,如果寶寶對親友的擁抱或觸摸確實感到不舒服,做父母的一定要相信并尊重他的感受,以委婉口氣向親友說明,以減少身體不適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困擾。
原則5 認真回答所有問題
成長中的孩子總是樂于探索,對身邊的事情充滿疑問,這也許讓很多家長感到頭痛,尤其是被問到感覺尷尬的性問題時。對此,陸錦英老師特別強調一點,希望大家能認真回答孩子的所有問題。因為一個探索欲強烈的孩子,當欲望被滿足、疑問被認真答復時,他會更加愿意表達,這對個性發展很有好處。
當然,這樣的孩子通常對性也充滿疑問,但是這并不代表什么,只能說明孩子長大了。只要大人坦然誠懇地去回答問題,孩子就會自然無邪地接受。千萬不要讓孩子感覺有關性的問題都是“怕羞”“可恥”的事,大人更不應該有這種想法,那已經是相當迂腐的觀念,只會妨礙孩子正常的心理發育。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