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萬畝果園年創收超3億元
如何讓“花果山”變“聚寶盆”
東南網7月1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莊然 通訊員 王婷婷)盛夏時節,記者信步“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福鼎市前岐鎮照瀾村,只見沉甸甸的水蜜桃壓彎了枝頭,紅心獼猴桃藤蔓纏繞架間,果香與笑語在青翠山谷間流淌。
前岐鎮鄉村振興服務中心高級農藝師吳思逢捻起一把紅土于掌間微搓:“瞧這土,含鉀高,果子能不甜?”
福鼎,地處閩浙交界,枕山面海。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孕育了年種植面積約4.5萬畝、年產4.4萬噸、產值逾3億元的瓜果“甜蜜產業”。四季柚的清香、水蜜桃的嬌嫩、東魁楊梅的渾圓、羊角蜜的清甜……十幾種水果如星辰般散落在這片山海之間。
干群同心興果園
福鼎水果產業的繁盛,既是自然的饋贈,也離不開科技力量的賦能。
“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技術,手把手教果農把樹管好,自然增產增收。”吳思逢的話語,點出了科技力量對水果種植的重要性。
2014年,浙江臺州人潘玲根慕名來到福鼎置業,在照瀾村流轉土地建起了獼猴桃基地。科學選種、精細化管理、病蟲害綠色防控……科技助力下,每一年采摘季,一筐筐紅心獼猴桃從她的果園里持續發往江浙滬等地的批發市場,成為都市人舌尖上的清甜。
前岐鎮大蘭果場,在福鼎市農業部門的扶持下,給山坡果園配上了山地軌道運輸車。從此,沉重的四季柚不再需要果農肩挑背扛著下山了。
產業興旺,還離不開一群撲下身子、沾滿泥土的“領路人”。
在前岐鎮,有一套獨特的“雙考核”機制,激勵著當地干部深耕果園、服務果農。
“每季度召開述職評議會,村干部得向黨員村民代表‘交賬’。代表手里握著分為‘好、較好、一般、較差’等4個等次的票,當場投票,當場出結果。”前岐鎮黨委組織委員王傳麗說。
這看似簡單的程序,要求黨員干部不能只坐在辦公室,而是要走進田間地頭,真聽、真看、真解決。比如,有村民代表在評議會上提出,新引種的百香果在特定山坳生長情況不佳。鎮里立刻請來科特派和農技專家實地“把脈”,避免果農遭受損失。
科技和干部“雙考核”機制的落地,結出了干群同心的“金果子”。今年70多歲的果農李大爺介紹:“一年到頭都有鮮果采收,20多萬元的收入穩穩當當。”
致富果實一起嘗
福鼎的果園,從來不只是果實的產地,更是一幅絢爛的“三產融合”畫卷。
清晨,鄉村電商孵化基地里,鍵盤敲擊聲清脆悅耳。
陳學鴻坐在鏡頭前,手里托著一顆還帶著晨露的前岐水蜜桃,粉撲撲、毛茸茸,仿佛輕輕一碰就要沁出蜜汁來。“朋友們看這桃,咱福鼎山泉水澆灌的,甜到心坎里!”他的聲音透過屏幕,飛向五湖四海。
陳學鴻是當地“新農人”代表,也是福鼎水果的“義務宣傳員”之一。他不只賣自家的瓜果,更樂此不疲地為福鼎的四季柚、苦柑、楊梅“吆喝”。
在電商達人把福鼎鮮果的名聲傳向四海時,果園農旅業態、果園直采、高端商超對接、社區團購、節慶禮盒定制等多元商業模式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盛夏的前岐鎮柯灣村,桃花島溪水清澈見底。一群研學歸來的孩子,挽著褲腿,踩著鵝卵石,嬉笑著追逐水中的小魚小蝦。
通往海邊的路旁,晚霞鋪滿前岐鎮照瀾村的天空,也染紅了海面,幾只水鳥掠過,“落霞與孤鶩齊飛”的詩意在此刻變得觸手可及。這如畫的風光與連綿的果園渾然一體,吸引著越來越多城里人前來休閑游玩。
責任編輯:肖舒
- 福鼎啟動“世界美食之都”申報2025-07-18
- 夏季美食搭配指南:水果與海鮮真的不能同食嗎?2025-07-17
- 福鼎:“圖書館+社區”開展暑期研學活動2025-06-23
- 福鼎:朱子圣像落成瀲城 賡續八百年理學文脈2025-06-20
- “雙遺”白茶 兩岸共享2025-06-19
- 絕美!繡球花夢幻花海就在福鼎佳山村2025-05-30
- 第二屆海峽兩岸各民族歌會舉行2025-05-19
- 福鼎舉辦三八節“玫瑰書香·悅讀人生”讀書茶話會2025-04-12
- 說到“打鳥” 福鼎也有許多“好鳥”出沒!2025-04-10
- 藍莓價格大跳水!以前上百元一斤,現在9.9元一盒2025-03-30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洋中派出所深入轄區企業開展“5.15”經偵宣傳2025-07-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